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全国综合 - 正文
高考阅后的试卷怎么就成了国家机密?
来源:不详 2007-7-9 18:11:42 【字体:小 大】

  安徽省高考统分的漏题事故发生后,很多人对高考阅卷、统计及发布等程序产生了怀疑。两次公布的分数之差当然就是那道32分大题的得分。有一名考生只得了10分,他和老师都觉得这个分数太低,“怀疑卷子被调换了”,强烈要求查阅原始卷。
要求查卷的考生很多,但都被拒绝。因为按照规定,考生只能查阅各科的得分,而不能查阅原始试卷,因为高考试卷是“国家机密”。

  一道高达32分的大题被漏掉,直接造成首次公布的分数线大大低于往年,而且绝大多数考生都觉得文综的得分过低。无数质疑的电话打到安徽省教育厅及考试院,媒体的报道也认为今年的分数线低得可疑。迫于舆论的压力,考试院终于启动了复查程序,并很快发现了问题。也就是说,是总分的畸低促使了问题的发现。这不禁让人联想:假如漏掉的是一道10分甚至更低的小题,分数不会低得离谱,问题还会被发现吗?

  这么大的事故,势必引发信任危机。有人要求查卷,是顺理成章的。然而,一句“国家机密”就把所有考生和高考试卷“阴阳两隔”。可是,高考阅后的试卷怎么就成了“国家机密”呢?

  《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前不久刚刚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规定,政府信息原则上都应当公开,除非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很显然,阅后的高考试卷不应当属于“国家秘密”,而是应当公开的信息。

  也许有人会担心:试卷的公开可能会给阅卷老师造成压力,也可能影响阅卷工作的独立性。可是,如此一来,外部监督从何谈起呢?依法享有独立审判权的法官不也要公开审理案件吗?阅卷已经结束,分数也已经公布,考生或公众想看看卷子,能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呢?如果阅卷或计分中出现明显的偏差或错误,当然应该纠正,就像此次漏题一样;如果不是明显的误差而是属于阅卷老师自由裁量的范围,那就可以坚持;如果有考生申请仲裁,教育主管部门自可以“作主”……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就在安徽考生的家长为查看原始试卷而碰壁的时候,海南则打破了常规。据新华社7月1日消息,海南省考试局召开高考查分媒体见面会,现场允许考生和家长代表查询个人高考原始卷的评分情况。在海南教育部门破例允许查询个人高考原始卷后,共有3200人/科申请高考分数复核查询,但没有发现一份错卷或漏评现象,众多考生和家长都心服口服地走出了查分现场。事实证明:公开阅后的高考试卷不仅没有损害“国家的安全和利益”,而且满足了考生、家长及公众的知情权,从而大大增强了人们对政府的信任。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安徽省的高招部门正在遭受强烈的质疑。一位要求查卷而遭拒绝的家长质问:“是不是还有更大的隐情?!”

  自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试卷一直处于“保密”的状态,这也算是“惯例”了。但在建设“透明政府”并立法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今天,这个“惯例”应该破除了。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