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圆了我的大学梦
从孩提时代开始,上大学就是我的梦想。可当我1972年7月高中毕业后,大学不招生,知识青年都上山下乡。而我与别人不同,一毕业就被一所设有初中部的小学聘我为民办教师。
1974年10月5日,我被推荐到桂林地区师范学校理化科学习。
1976年,我在桂林地区师范学校毕业了,并留校任物理教师。本以为人生路就这样走下去了。没想到高考制度改革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1977年下半年,在我留校任教一年多之后,高考制度改革了,而且我们这些中专毕业生也可以参加高考,我毫不犹豫地决定参加高考。
当时桂林地区师范学校,有两个留校教师参加高考,除了我之外,另一个就是是蒋述卓(现广东暨南大学党委书记)。蒋述卓被广西师院中文系录取,而我则考进了苏州丝绸工学院染化工程系。
大学 未能圆我的梦
说到这里,特别要交待的是,我是一个无线电爱好者。从高中开始,我就从矿石收音机装起,到再生来复单管收音机,再生来复三管收音机,再生来复四管收音机,六管超外差收音机,六灯电子管收音机。我之所以钟爱物理,就是源于无线电的爱好。我读高中时,从别的教室门口走过,听到了物理教师讲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我也会驻足聆听,我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用到无线电爱好上去了,虽然家境贫寒,我还是想方设法地从我和弟弟上学的伙食费里克扣钱来买无线电元件。当时的电子元件既少又贵,没有电络铁就用煤油灯来加热自制的烙铁,电路板是用铜铆钉铆在硬壳纸上再用漆包线连接而成的。读高中时,我常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邮购关于无线电知识的书,并常常为周围的人修理收音机和有线广播。
其实,我梦寐以求的是成为一名无线电专业的大学生,而我被录取的专业却和无线电风马牛不相及。
兴奋中难免有些遗憾:高考圆了我的大学梦,可大学并没有圆我的无线电爱好梦。
奋斗 为了圆梦
1982年毕业后,我服从分配到了桂林市第二针织厂,这一呆就是10年。我努力钻研业务,在全国的专业杂志上也发表了不少论文,很快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被提升为厂里的技术科长和厂长助理,并获得了工程师职称。但我还是对无线电痴迷依旧,我把业余时间都投入到无线电的爱好中了。我到工厂的第一年,就为工厂的技校制作了上下课的自动打铃系统,虽然在现在看来这只不过是买一套装置的简单问题。可在1982年,我还不得不自己设计,一个一个元件地焊接,表现了我一个无线电爱好者的功底。1986年,作为工厂技术科科长的我,还利用与非门元件和微型发光二极管开发了电子闪光蚊帐的新产品。
1992年6月,我净身下海,并于1994年筹建了一家音响电器公司。我终于把自己的业余爱好和事业统一了起来。由于我无线电的坚实基础,所以我在经营家电的过程中,不存在对商品的技术难题,特别对采用新技术的音响电器产品特别能接受。公司刚开业的一段时间里,有同行很诧异,背地里说:他是干纺织的,怎么做起家电来这么投入。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和家电有着难解的情结。
我一直以为我走了一条弯路,在人生的道路上兜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原点。直到前年,一位朋友对我说:“你不要为人生的任何经历后悔,因为人生的任何经历都会对你的一生产生有益的帮助和影响。”
朋友的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虽然我上大学和毕业后的工作没有和我的爱好一致,但我不是在走弯路,扎实的理论基础和10年大型国有企业的工作经历,对我现在的经营公司产生的帮助是很大的。我虽然表面上是回到了原点,可那不是简单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