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公布后,成绩并不理想的小徐就成了众多自考类培训学校眼中的“唐僧肉”,一张张“挂羊头卖狗肉”的招生简章雪片似地飞向小徐家的信箱。“同学,您的高考分数估计在高职、专科控制线下,有可能一个学校也不会录取您……”诸如此类的话语让小徐和家人一次次地陷入沉默,刚满18岁的他感觉每一张招生简章都是给自己的判决书。
石凯峰 实习生 倪翡斐
考生抱怨19天收117封招生简章
小徐是今年的高考生。6月28日,本市高考成绩公布,他的考分位于二本控制线下。从那天起,他就成为许多自考类培训学校眼中的“唐僧肉”。每天傍晚,家里的信箱都会出现一叠厚厚的学校信息。
小徐对记者说,最近19天里,他总共收到了117封招生简章,其中两封还被标注了“录取通知书”。“收到这两封‘通知书’的时候,全家都吓了一跳。当时北大、清华的录取都没开始,居然已经有学校把我‘录取’了!”小徐说,他后来拨通了简章上的联系电话,才得知对方是一家民办的自考培训学校。
“有的简章除了介绍学校师资外,还用了一些让人看了不舒服的字句。”小徐告诉记者,前两天他曾收到一份招生简章,开篇就是“同学,您的高考分数估计在高职、专科控制线下,有可能一个学校也不会录取您……”“太气人了,大专的投档控制线要7月28日才公布,他们怎么就知道我不会被任何学校录取呢?”徐同学对记者说,自己本身就考得不好,再看到这样出格的话,心情更沮丧了,“全家一晚上没人说话,我感觉好像被‘判刑’了一样。”
内部揭秘考生信息系购买获得
昨天下午,记者根据招生简章上的信息,致电一家名为上海精英培训学校的培训机构询问:“你们是怎么知道考生信息的呢?”记者继续追问。听到记者问及敏感话题,女子声音冷冷地扔下一句“这不要你管,我们自有办法的”,随即挂断了电话。
“每年我们都会给很多二本线下考生邮寄招生信息。”昨天,就职于沪上某商业性教育机构的顾老师告诉记者,购买考生个人信息,成了近年来业内的一项“传统”。“我们甚至不用自己购买考生资料,每年高考成绩一公布,就有人主动找上门来出售考生信息。这些人自称有特殊渠道,能从有关部门拿到考生的成绩和个人资料,一般一条考生信息价格在1元钱左右,时间越往后,价格会越低。”
“我们除了会发招生资料给考分不高的线下生,还可以根据考生所居住的区域进行选择性发放。”顾老师对记者说,他们所购的考生信息,有可能通过四条途径获得,“现在只有教育考试院、168声讯台、EMS快递公司和可供查分的网站有考生资料,我估计是其中某个机构泄露了信息。”
“其实,考生进入自考类培训学校,要获得证书是很难的。”顾老师对记者说,在我们学校里,学了五六年还没拿到证书的学生比比皆是。”
专家说法 严重干扰考生正常生活
“培训学校乱发招生简章,已经成了每年夏天上海社区文化环境中的一大顽疾。”昨天下午,普陀区高招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记者,招生简章上介绍的培训班水平良莠不齐,考生若轻信会吃大亏。
“很多培训学校自称与名校合作,在招生中对考生许下大量承诺。但实际上他们招收的都是非计划类考生,与高校正规招收的大学生差别很大。发出的‘录取通知书’,也不被合作高校认可。因此考生和家长在面对这些招生简章时,一定要多长一个心眼。现在专科投档线还未公布,所有考生都有机会。若听信招生广告去轻易报名,到时可能会遭受损失。”
这位老师还表示,“如今,这些不请自来的招生简章已严重干扰了考生的正常生活,往往会对考生及家长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相关部门应该出台一些有针对的措施予以制止。”
●民声·反馈
家住闸北区长安大厦的共先生反映:新客站对面宝矿大厦通宵施工,影响居民生活。
闸北区城管大队答复:今天夜间派人实地察看其是否有相关施工许可证,如果没有,会要求其停工。
家住徐汇区枫林街道东安一村的金先生反映:75号楼下设有烤羊肉串的摊头,产生浓烈的烟雾与气味,居民不能开窗。
东安一村居委会答复:立即落实居民的建议,与城管不定期去检查。
家住长宁区新净乡成桥村的郁先生反映:郁家宅房子老化,附近环境差,到下雨天村子积水严重。
成桥村居委会答复:居委会与相关部门将到现场察看详细情况,并给予解决。
家住浦东西营路33弄6支弄17号的居民林小姐反映:小区天井里种的树影响居民晾晒衣服,同时天井里的垃圾无人清理。
上钢十村居委会答复:立即上门了解情况,如果情况属实今天联系园林公司等相关部门解决问题。
家住杨浦区江浦路735弄2号的张女士反映:房后深井堵塞严重,水流不下去,臭气熏天。
平凉路街道办事处答复:立即联系市政科前往解决问题。
家住徐汇区华泾镇的沈先生反映:华济路口对面的停车场,车辆进出使居民家中灰尘多、噪音大,民工在场内24小时修车。
徐汇区华泾镇城管答复:派遣队员到现场察看,与停车场方面沟通,并要求他们打扫灰尘,尽量减低车辆进出鸣笛等噪音。
家住闸北区天潼路的陆先生反映:天潼路728、726、754弄乱搭建,卫生差,居民随地大小便。
天潼路城管答复:立即赶去现场,查明情况后,向相关部门反映,给予解决。
顾卓敏 实习生 黄颖
●记者手记
和谐社区文化夏令热线新命题
高考生遇到的另类夏令烦恼,看似与夏令热线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恰恰暴露社会对夏令社区文化关注的缺失——至少是不够。
垃圾遍地惹人烦、噪声不断难安寝、积水满路难出行……每年夏令,我们关注得更多的是社区居住环境方面的急难愁问题,但这些绝非社区居民烦恼的全部。居民的烦恼还有电视广告进楼宇这种新社区文化为夏令带来的问题,还有留守孩子如何在社区欢乐度夏等等,而这些是社区文化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
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好比和谐社区的两条腿,偏废不得,忽视哪一方面,都会让和谐社区建设离标准愈行愈远。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社区居民所遇到的自然环境方面的问题必将渐趋淡化,而更高层次的夏令社区文化方面的矛盾将浮出水面并成为主要矛盾。
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可以创造出一种舒适、安静、祥和的居住条件,本报夏令热线将继续关注社区居民在夏令期间所遇到的社区文化方面的烦恼,为社区居民排解忧难。
夏令热线进社区
社区 电话
长宁区华阳街道 52373102
普陀区长风街道 62433429
黄浦区半淞园街道 63120055
徐汇区斜土街道 64045999
杨浦区五角场街道 51262999
浦东新区联洋社区 61017585
闸北区彭浦新村 56402660
虹口区四川北路余庆坊 5666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