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一场暴雨再次袭击了川东地区,炎热了几天的岳池县城重新变得凉快起来。张非的家在岳池县南部的大佛乡,他在这里度过人生最初的14年。
小学跳级显露超人读书天分
张非的父亲张道益是一名教师。张非的童年时光也被定格在安静的校园,无需像其他孩子那样到田地里干活。张非从小就住在香山小学校内。那时候,学校内和他年龄相仿的教师子女并不多。没有玩伴,张非就去翻他父亲的书柜,把其中的藏书都看了个遍。书看腻了,他就去看蚂蚁搬家。父母也逐渐意识到了张非的性格有些孤僻,但他们并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
张非的天分在香山小学念书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他从小学五年级跳级跳到了初一。张非的一位初中老师回忆:“当时我们教的东西他已经‘吃不饱’了。”
14岁那年,张非初中毕业,他以岳池县前5名的中考成绩考上了四川省邮电学校。在很多人看来,邮电学校是最好的中专。
不过,张非在邮电学校只念了两年半,就退学回到岳池中学就读。张非在南充十中的班主任张正川告诉记者:“那时候邮电学校的老师发现了张非的天分,觉得他读中专浪费了,因此建议他去参加高考。
”
也就是在邮电学校开始,张非迷恋上了玩游戏,并且已经耽误了学业。张道益告诉记者:“他从14岁开始就迷上了游戏。”高中住校,他除了学习就是上网,有时候甚至是逃课去上网。对游戏的沉迷,为张非此后两度从名校退学的人生轨迹埋下了伏笔。
两次进出北大清华成为焦点
2002年,张非第一次参加高考第一志愿报了北京大学,但未被录取。“第一次参加高考只考了619分。”张非说。
2003年,张非二度参加高考,考了606分,被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岳池一中给他发了3000元的奖学金,但没料到这在后来成了张非被攻击的口实。
刚入北大的时候,张非计划要好好读书,将来找份好工作。但很快,在学习和网络游戏之间,后者占据了上风。
一学年下来,张非有7门必修课不及格。北大的规定是达到或超过5门就要退学,老师通知家长来学校办手续,“当时觉得很绝望,但不想就这样放弃,所以还是决定再次报考。选择报清华是想换一个环境。”
2005年,张非以703分轻取南充市高考状元,他戴着大红花,从南充高坪区委副书记手中接过了10万元奖金(后回赠学校5万元)。这一次,张非念的是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
不过,改投清华的张非还是没能摆脱网络游戏的阴影。由于多门考试科目不及格,他再次被退学。这次退学给父母的打击非常大,张道益称,家里人都不敢让亲戚朋友知道儿子又回来了。
而此时,当年张非戴着大红花、领取奖金的喜庆照片仍然还挂在南充十一中校园的宣传栏里。
每次模考平均飙升100多分
今年2月,一个叫“张空谷”的同学入读南充十中,这是张非给自己改的名字。张非告诉记者,空谷取自“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张正川是复读班班主任。
张正川告诉记者,张非这次准备高考的时间其实只有两个多月。寒假补课开始后,一直没见张非的踪影。直到3月27日临近高考报名时,他才出现。“这一个多月,张非一直在网吧里待着,他舅舅给他的1600元都被他上网花掉了。”张正川说。
但自那以后,张非再也没有摸过电脑,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甚至上厕所的时候都在看书。“他看书时候的投入,真是吓死人。随便捧着一本书,他可以在那里看三四个小时,一动不动,旁若无人。”张正川说。每天清晨,他总是第一个到教室,高声朗读语文与英语课文。
南充十中老师们为张非量身制定复习计划和模拟试题。在十中参加首次模考,手生笔疏的张非只考了200多分,此后每次模考均飙升100~150分。复习两个多月,他第四次参加高考,最终以677分的成绩轻取南充市理科榜眼,仅比四川省理科状元低了13分。张正川说,张非这次考试其实发挥得并不理想,数学得满分才算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