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邓跃报道 昨天,北京大学招生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北京文科前50名中的39人、理科前100名的55人被北大录取。而文理高考头名则分别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和数学系录取。与清华大学相比,今年北大在京的理科录取更胜一筹。
北大文科居一本首位
北大招生网表示,今年该校录取的优秀生源包括:北京理科头名林茜在内的保送生、学科奥林匹克全国决赛的优秀学生、非通用语种提前录取的优秀学生、在港澳台免试录取的优秀学生等。
今年北大从18000多名申请者中自主招生录取453人。其中北京、贵州、广东等理科第一名均为当地保送生,河南、宁夏、四川、安徽文科第一名、重庆理科第一名等也都参加北大自主招生选拔并获候选人资格。
今年北大在29个省、市、区的文科录取线排在第一批次第一位,在15个省份的理科录取线居第一批次首位。北京文科前50名中的39人、理科前100名的55人被北大录取,浙江文科前20名中的17人、理科前30名中的22人进入北大。
此外,在北京、浙江和陕西,北大理科录取线高出第二名的高校约10分。
港校与内地之争趋于平稳
今年河北、内蒙古、吉林等省的理科头名也纷纷被清华大学录取。与前几年各省优秀生对香港高校趋之若鹜相比,今年的高招中港校与内地高校的竞争似乎弱了一些。
今年12所在内地招生的香港高校在京共录取236人,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两所自主招生高校仍然是高分考生关注的焦点。“我就是想来感受一下纯英语的交流环境。”和往年不同,今年在港校面试中不少考生表示只是来试试手。
教育部高考专家分析认为,随着港校在内地招生的逐年开展,考生对是否赴港读书有了比较冷静的认识。“港校中高水平的国际化师资比较强,而且是全英语授课,注重个性化教学。”但专家表示,这些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位,考生应理智的从学科优势、费用和自身的适应能力进行考虑。专家认为,内地高校的基础知识教学相对扎实,对于以研究性为主学科具有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