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全国综合 - 正文
高考是发人才通行证
来源:不详 2007-8-1 18:32:38 【字体:小 大】

  每年七月,高考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当高考热浪渐渐随时间冷却之际,我们邀请江苏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国祥教授专门撰写了高考之思,也欢迎大家讨论。

  我的观点如下:

  一、高考能够公平地选拔人才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高考这一形式或者说制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可以废除的。
高考是传统文化的积淀,是现代文明的体现,是至少目前我们社会中最公平的制度之一。当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大环境,社会运作的制度、机制,全民的规则意识、平等意识、契约意识尚不能达到一个自觉的良好状态,轻易地就把高考产生的所有弊端统统算到“高考”这一形式的头上,即使在逻辑上都讲不通。

  二、高考的内容必须更“合理”

  前教育部长何东昌上书中央忧心应试教育,说出了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据悉,围绕何东昌提出的问题,有关部门调研的成果将陆续发布,我相信会有大的推动。但我们在实践中直接的感受是高考的内容不合理,直接决定了应试教育必然存在。笔者前几年曾经研究过高中的教育和高考的试卷。如一份高三学生的模拟试卷,语文模拟试卷题目之绕口、繁琐、暗藏玄机,连中文系的大学毕业生都望而生畏。复旦大学中文系的高才生、在大学教了几十年古典文学的教授试做模拟试卷,估分达不到及格水平。某年高考的数学卷子,整个考场的省重点中学大部分学生整面卷子四道题交白卷,重点中学数学基础很好的学生说:“我连题目都看不懂”。这样高考内容的导向,只能使学生陷入了苦海无边的题海之中,教师为应试而教学,学生为考试而学习,而做题。这样的高考内容不变,应试教育永无改变之日。

  三、高考的方向是发展“兴趣”

  当媒体在宣传高考状元的时候,无一不突出其广泛的兴趣。但有多少学生是为兴趣而学习?他们的唯一安慰是:高中阶段谁都在吃苦,考上大学就跳出苦海了。

  现在的中学生有多少享受过莎士比亚的诗情,感悟过“人间戏剧”的深邃?有多少触摸过“李杜”的心灵,激动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精彩?有多少兴奋过在数理王国里捕捉到的灵感,翱翔在生化天地里追逐大自然的变幻?有多少时间在艺术的殿堂里自由自在地品赏?……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只有高考倒计时的每一天、每一小时的拼搏。

  教育是要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各种才能的人,让人在教育的天地里找到自己的兴趣,享受人生的快乐。高考作为一种制度,还是一种方法,要让各种才能的人的智慧和特长都能得到展示,为不同层次不同追求的学生公平地发放通行证。我想这应该是高考改革的方向。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