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全国综合 - 正文
高招欺诈调查 五种常见行骗手段
来源:不详 2007-8-2 16:14:40 【字体:小 大】

  校门里考学生栅栏外“烤”家长

  五种常见行骗手段

  一 假冒招生人员

  一些招生骗子假冒招生考试院的工作人员或某些高校的招生老师,见了考生或家长就吹嘘自己有关系,可以帮忙。
考生或家长一旦相信之后,他们又强调录取工作难度很大,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就会慷慨出手,结果上当受骗。

  二 混淆教育形式

  我国高等教育形式多种多样,一些招生骗子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本科院校的考生。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不一样,入学门槛较低,网络教育、自学考试无需高考分数即可就读。

  三 交钱就能上大学

  某些非法中介人员自称是招生院校或招生考试机构领导的熟人、亲戚,宣称“可帮助达到第二批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第一批录取本科院校,达到专科分数线的录取到第二批本科院校”,还“可以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只要舍得出钱,包你能上某某大学的热门专业”。这往往是这些招生骗子的口头禅。

  四 拿“内部指标”骗钱

  招生骗子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和家长见面时,他们往往会拿出一些伪造的证件和学校的空白录取通知书,谎称手中掌握有某些高校的“内部指标”,要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然而,当家长交了定金后,他们就迅速“失踪”。

  五 谎称“自主招生”

  教育部公布的28所高校可用本校招生计划的5%,对达到第一批投档资格线上的考生,由学校自主招生;艺术院校和部分高校的体育专业,文艺、体育特长生,在审定的文化分数线上,由学校自主招生。一些骗子利用这些自主招生政策,自称是“自主招生”,误导学生和家长。

  法制网记者 张有义

  三十年风雨一晃而过,重新恢复的高考制度进入了而立之年。

  三十年前,几百万从工厂、部队、农村走来的莘莘学子,怀揣着满腔抱负,斗志激昂地挑战那一神圣时刻。三十年后,挤过独木桥的人们,很多成为当今社会的中流砥柱,也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

  于是,从那一刻起,“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便为高考所特有。

  然而,回首这三十年,高考似乎成为一个包袱,越走越沉。高昂的学费与紧迫的就业形势,使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学以致用的理想与学无所用的客观现实,使应试教育被形容为八股科考。

  最为重要的是,即使鲤鱼跳过了龙门,也没有了传说中身份的巨变。大学毕业生正在经历由分配工作,到推荐工作,再到自主择业的变化。这不是高考在退步,而是社会在进步。

  百万学子和家长们并非没有看到这种变化,但是,三十年所积淀下来的固有经验告诉他们:上大学仍然是成才的唯一之路。

  被“挤落”者或心有不甘,或心存侥幸,甚至鬼迷心窍,他们试图开启“独木桥”外的一条捷径。虽然教育部门三令五申,没有捷径可循。无奈,“急红了眼”的家长和学生们,已经不能自持。

  这些对于骗子们而言是值得庆祝的,这是他们的“市场”。骗子们编织好骗局,许诺考过百分即可上名牌大学,或通过关系去运作等等,即使再拙劣,仍有人进来。骗子们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学子们却被送进危险的虎口。

  高招过程中的黑幕一次次被拉开,很多人还是不能警觉。

  本网本期组织专题,一方面再次提醒那些尚不清醒的人们;另一方面,通过揭示高招黑幕,来分析其背后所存在的深层社会原因。

[1] [2] [3] [下一页]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