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全国综合 - 正文
农村大学生下降一半背后的城乡不公
来源:燕赵都市报 2009-1-24 10:06:15 【字体:小 大】

□楚一民

“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1月初,新华社播发的温家宝总理署名文章中的一句话。温总理所述,无疑是一种客观现实。据悉,目前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还占30%以上。两相对比,农村大学生比例几乎下降了近一半。(《广州日报》1月23日)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随着学历的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同时,清华、北大等国家重点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学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

就教育而言,这一比例的大幅下降,首先折射的是当前城乡之间教育本身巨大的差距和不公。例如,教育资源分布的差距和不公———包括师资在内的优质教育资源高度集中于城镇。这正如有关教育专家指出的,“各地大力培养重点高中,大量的示范高中把生源集中起来,不断加大城市高中的优势”;再如,教师待遇的差距和不公———教育部2008年《国家教育督导报告》显示,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全国农村小学、初中教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分别仅相当于城市教职工的68.8%和69.2%。

但从根本来看,“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一半”的事实,深刻见证的还是目前我国城乡之间,长期固有乃至不断加大的差距和不公现状。数据显示,2007年,虽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的最高增幅;但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而这还是仅就现金收入而言,如果将医疗、养老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那么,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实际高达6倍。

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人力资源投资,投资无疑需要本钱,但在城乡收入差距巨大和教育产业化、大学学费高昂的大背景下,农民显然已缺乏进行这种投资的能力。曾有研究显示,“一个农民13年纯收入才能供得起一个大学生4年花费”,正像有农民感叹的,“每年收入不到4000元,连吃饭都很紧张,孩子上大学不借钱是不可能的”。

再如,就业市场不公所带来的城乡学生之间就业能力的巨大差距。必须认识到,虽然市场化改革已有多年,但现有的市场化程度仍然谈不上充分。如在现实的就业市场中,“关系”是决定就业尤其是体制内就业(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成败的重要因素。所谓“父亲就业时代”(父母社会地位越高、权力越大、社会关系越多,为子女就业服务的能力越强),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显然,在这样一个就业环境中,再加上扩招带来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处境必然最为不利,其反过来挫伤他们上大学的热情和积极性的作用,当然也最为明显。

教育本是消弭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均衡器、助推器,如果其本身反而被腐蚀,那么对社会公平正义所造成的伤害和挫伤无疑是双重———一方面,将使教育这个维护社会公平、缓释社会差距的源头本身被污染,失去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势必令现实中固有的种种社会差距和不公,不断被放大、恶化。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