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全国综合 - 正文

 
关于2010年清华五校联考通用基础测试题(部分)
来源:2exam.com 2010-12-1 10:08:49 【字体:小 大】
2010年清华五校联考通用基础测试题(部分)

 

14.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材料反映的经济变化的原因与历史影响。 (6分)

  阅读材料,完成15~16题。

  是不是应该这样认识历史?

  在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编著的《未曾发生的历史》一书的开篇,他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假如英国没有出现查理一世与议会的冲突,将会怎样?假如美国没有爆发独立战争,将会怎样?假如爱尔兰从未被分离出去,将会怎样?假如英国未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会怎样?假如希特勒入侵英国,将会怎样?假如他打败苏联,将会怎样?假如苏联赢得冷战,将会怎样?假如肯尼迪还活着,将会怎样?假如没有戈尔巴乔夫,将会怎样? ”作为严肃的历史学家,他也清楚“时光不可能倒流,过去的行为无法改变”。但他强调的是:“这类对非事实的想象却是我们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对未来的决断通常建立在对别的可能行为的潜在结果的估量上,因此把我们得到的实际结果与我们或许能得到的结果加以比较,并非没有意义。 ”他主张,对历史的分析讨论,可以建立在对实际结果的掌握上,也可以建立在具体的人和事当时面临的各种选择和背景上。①

  对这种“反事实”的历史研究和分析方法,很多学者表示不能接受,认为这种方法只不过是一种“客厅游戏”,一种“闲扯”。按照这种观点,历史研究中,“假如……将会怎样”式的问题根本不值一提。“历史是……人们所做过的事情的记录,而不是人们未能做到的事情的记录……史学家关心的是有结果的事情。 ”②“对一个事实进行判断时,这个事实应当被实事求是地对待,不应当被加以任何别的想象……为了把不合时宜的假象 ‘条件’排除在历史之外,历史的必然性一定要被不断加以重申……该被禁止的……是反历史的和不合逻辑的‘假如’。 ”③“历史学提的问题向来不会是 ‘什么必定会发生’或‘什么可能会发生’,只有那些有证据证明发生的事才是历史学研究的问题……谁也不会要求历史学家思考那些假如情况变化就可能发生的事情。 ”④

  历史的“假设”说的还只是某种可能性,那么另一种研究分析历史的观点就明确地把某些重大历史事件都归结于一些细小事情上,这就是所谓还原推论。关于克娄巴特拉的鼻子的说法就是这种还原推论之一。还有人这样看待查理三世的失败:

  因为少了一只钉子,马蹄铁丢了;

  因为少了一块马蹄铁,战马丢了

  因为少了一匹战马,骑手丢了;

  因为少了一名骑手,战斗丢了;

  因为少了一场战斗,国家丢了。

  与此类似,罗素认为“工业制度缘自现代科学,现代科学缘自伽利略,伽利略缘自哥白尼,哥白尼缘自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缘自君士坦丁堡陷落,君士坦丁堡陷落缘自突厥人移民,突厥人移民则缘自中亚的干燥。因而,寻求历史原因的根本在于研究水文地理学。 ”⑤

  注释:

  ①尼·弗格森:《未曾发生的历史》

  ②卡尔:《历史是什么? 》

  ③贝·克罗齐:《哲学、诗歌、历史:论文选集》

  ④迈·奥克肖特:《经验及其模式》

  ⑤伯·罗素:《历史理论》

  15.评价材料中的三种观点。 (6分)

  16.结合史实,分别对尼·弗格森的观点和还原推论的合理性及不正确性进行说明。 (说明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8分)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