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全国综合 - 正文
“洋高考”危机如何化为契机 高等教育的出路
来源:2exam.com 2011-6-21 9:49:09 【字体:小 大】

对话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郑若玲

高考(微博
腾讯高考听众:41233人
+收听已收听最新消息 2011年6月20日 15:37【高考时评:农村学生无缘高考的问题不能漠视】新闻背景:相关调查显示:以2010年入学的清华新生为研究对象,统计2010级学生的人数,农村户籍的学生比例仅为17%。而同年全国高考考生中,农村生源的比例高达62%。http://url.cn/0n66Nv 更多)刚刚结束,众多海外高校就兴致勃勃地涌向中国,今年,他们带来了更为诱人的招生诱饵。

据北京市教委的不完全统计,今年报名参加“洋高考”的北京考生约为2500人,比去年增加约1000人,增幅高达67%。北京四中、北师大实验中学、人大附中等名校,拿到国外高校录取通知书的毕业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40%-60%。号称沪上“四大名校”的复旦附中、交大附中、上海中学和华东师大二附中,每年约有20%的考生直接申请海外留学,而今年,这一比例又有增加。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真的结束了。而与此同时,“生源危机”迫近中国高校的警示不再是危言耸听,随着形势的变化,中国教育如何迎战全球化竞争必须引起足够的关注。

记者:来到中国的海外大学都会惊叹于中国的市场之大,而对于留学潮下移,高中生特别是高中尖子生青睐海外留学,我们大多也会发出这样的惊呼:这是海外大学在与中国高校抢夺生源,兵临城下,生源竞争已然是一场全球化的角逐。您怎么看这一现实?社会及公众又应以怎样的心态看待它?

郑若玲:对于越来越热的留学潮,社会及公众不必过于诧异。“潮”之所以形成,乃因有引力存在,也暗含着社会发展的起伏变化。众多学子被吸引到海外接受高等教育,说明他们确有比我们做得好的地方。但只要我们认真反思,高度预警,努力改善教育现状,充分满足国民需求,是完全可以以独特的优势,吸引和稳住可能流失的生源,并可能形成一种“回潮”。

记者:事实上,高中生出国留学升温的话题早已引起关注,每年高考前后总会掀起一轮讨论的热潮,根据您多年的观察,这其中,哪些变化或显现出的信号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郑若玲:的确,高中生出国留学热早已不是新鲜话题。近几年呈现出留学生源数量由少而多、生源质量由优质到多样、留学院校层次由单一到多元、留学国家由欧美到全球等趋势。而且越来越多的海外高校热衷于把生源市场拓展到中国,近年来各国高等教育展接踵而至便是例证。对于大陆高校而言,生源的竞争不仅来自海外,还来自港台澳地区。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生源竞争已由过去的单方面变成多方面甚至全方位。如果再不反思与改革,扭转不利局面,我国高等教育的声誉以及国民对高等教育的信心都将日渐下降,由高等教育大国变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道路也将严重受阻。

将这篇文章一键分享到: Qzone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网易微博分享 分享到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QQ书签 Google书签 Del.icio.us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