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这不是孩子一个人的战斗
自招意味着加分,在激烈的尖子生竞争中,如能获得5分~60分的加分,孩子的压力会大大减少,而同档水平没有获得加分的孩子的压力会大大增加。
为了女儿那个金融梦,乔女士警惕地观察着这片战场的动向,她为记者提供了一组让她倍感惶恐的数字。2011年,以清华大学为例,当年在北京的招生数量为217人,而实际获得自主选拔资格考生数量已经达到216人;上海交通大学在北京的自招情况则更为夸张,获得自主选拔人数与高校计划招生人数的比例高达172.5%,也就是说自主招生数量比实际招生数量还多。“还没考试呢,自己的孩子就比别的孩子少了60分,即使高考分数不错,也可能录不上理想的学校,因为说不定哪个孩子利用加分就超到你前面。”乔女士一脸愤愤。记者在“辽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上查阅了辽宁省2011年普通高校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名单,当年辽宁地区获得上海财经大学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有4人,而当年上财在辽宁地区总招生人数为9人,比例为44%;辽宁地区获得中央财经大学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有29人,当年在辽宁地区的招生人数为19人(含少数名族预科班3人),比例为152.6%。获得自招资格的考生均为各地重点高中学生,乔女士的女儿如果想实现梦想,如果没获得自招资格,仅从数字上看,考上上财的希望更大一点。
让乔女士感到紧张缓解的一个消息是,今年的教育部已经将“无形的手”伸向了这个有些混乱的“江湖”。时至今日,除了清华和人大之外,各高校仍未公布自主招生的招生简章。虽还有时日,但网上已传出各种小道消息,一种说法是,2012年高校自主招生联盟将取消,“三大一小”联盟将土崩瓦解,但一位日前参加教育部相关招生工作会的高校招办主任表示,对于前段时间传得沸沸扬扬的自主招生联盟叫停说法,教育部在此次会议上并没有肯定,而是仍采取了和以往相同的态度,自主招生联盟仍旧可以继续进行,但是规模不能再扩大了。这位招办主任认为,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北约”,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华约”,以及以同济大学为首的“卓越联盟”,极有可能还会延续2011年的政策,三足鼎立的局面仍将继续。
沈阳二中的家长会上,郎伟岸也肯定了这种说法,“联盟不会取消,但不会有新的联盟出现”。郎伟岸还透露,“今年的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会严格控制在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