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提醒家长:别轻信任何承诺
除了教育部的“宏观调控”,为了保证自招考试更加公平,二中今年规定,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获得校荐资格的学生,文科生成绩排名必须在前30名,理科生排名则在前150名。“这个排名的参照数据是考生从高一入学至今,在历次大考中的平均成绩,因此绝对不存在弄虚作假的可能。”郎伟岸解释。对于排名之外的孩子是否可以通过自荐参加自招考试,郎伟岸表示,“那是考生自己的事情,可以考,但成功概率不大。”
但现实是,每年自招考试,都有一部分“三无”学生获得自招资格。所谓“三无”,其实是一种戏谑的说法,它指一些没有高校招生章程中规定的奖项,没有特别突出的特长,没有突出的学习成绩的学生。“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参与到公平的竞争中来,但家长可能不会这样想,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孩子一个人在战斗了。”乔女士不禁感慨。
随着这几年自招越来越热,很多民间教育机构也发现了这块蛋糕,记者了解到,目前沈阳已有一些培训机构推出了自招辅导,乔女士前些日子刚刚参加过了一个教育机构的宣讲,“宣讲师的动员能力很强,场面很热烈,很多家长听完都觉得有路了。”
“不要轻信任何承诺,自招考试都是各个联盟和学校自主命题,根本就没有什么规律可言,社会上那些‘高人’是挂羊头卖狗肉,提醒家长们一定不要相信。”结束自己的讲话前,郎伟岸反复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