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
理工 |
文史 |
综合改革 |
北京 |
643 | ||
天津 |
676 | ||
河北 |
673 |
635 |
|
山西 |
645 |
||
内蒙古 |
639 |
634 |
|
辽宁 |
660 |
652 |
|
吉林 |
638 |
||
黑龙江 |
650 |
||
上海 |
554 | ||
江苏 |
401 |
397 |
|
浙江 |
665 | ||
安徽 |
660 |
614 |
|
福建 |
658 |
628 |
|
江西 |
659 |
618 |
|
山东 |
656 | ||
河南 |
672 |
634 |
|
湖北 |
649 |
605 |
|
湖南 |
657 |
638 |
|
广东 |
671 |
630 |
|
广西 |
648 |
596 |
|
海南 |
764 | ||
重庆 |
650 |
626 |
|
四川 |
664 |
616 |
|
贵州 |
641 |
647 |
|
云南 |
667 |
637 |
|
陕西 |
650 |
634 |
|
甘肃 |
619 |
||
青海 |
572 |
||
宁夏 |
593 |
根据强基计划实施要求和我校招生简章、培养方案,我校对强基计划录取学生进行单独编班和学籍管理。
1.强基计划录取考生入学后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
2.对于学业考核未达到强基计划培养要求的,按照培养方案规定,退出强基计划,转入本专业的普通班就读。
3.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原则上不得再转专业,不再具有申请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4. 强基生实行本-硕-博衔接培养。考核合格的学生,直接转入培养方案确定的硕士或博士相关专业继续培养。
5. 强基计划招生录取及入学培养工作按照教育部相关政策执行。若政策调整,则按照新规定执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