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只能算“万里长征第一步”,记者了解到,如今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三个环节:初选、初试(一般为笔试)、复试(一般为面试)。初选指的是,大学组织专家对考生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合格者才有初试(笔试)资格。
笔试方面,三大“高校联盟”如今均采取联考,即报考同一个联盟中各成员院校的学生,笔试时考的是同一套试卷。考试科目则各有区别。如“北约”高校的理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文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每科100分、总分500分。“华约”高校的联考称为“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简称AAA)学业能力测试”。测试科目包括:阅读与写作(Reading and Writing)、数学(Mathemetics)、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人文与社会(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等4门。“华约”高校要求考生必须参加“阅读与写作”、“数学”考试,而“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中可选考一门。而截至昨日发稿时,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在内的9所“理约”院校尚未明确初试(笔试)的具体科目及内容。
各校根据初试成绩确定复试名单。一般来说,复试即为面试。面试的考察内容就不限于中学课本了,重在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清华大学就出过“孔子和老子打架、你帮谁”这样的题目,根本无从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