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学院是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各个方面正处于发展之中,学校的基本情况是:
1、历史沿革
皖西学院是教育部2000年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由原六安师范专科学校、皖西联合大学和六安师范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朱蕴山先生1918年创办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学校坐落在有着优秀革命传统和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安徽省西部城市——六安市,东距合肥60公里,西靠大别山。主校区位于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月亮岛上,校园内建筑设施、自然景观、人文气息相映成趣,构成了全国高校中有特色的校园环境。
2、学科专业及教学机构设置
学校现设有数理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机械与电子工程系、城市建设与环境系、政法系、中文系、外语系、艺术系、经济与管理科学系、教育系、体育系等12个系,以及基础实验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教辅单位。现有32个本科专业和36个专科专业,隶属于文、理、工、管、教、法、经、农八大学科门类。2004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3、办学层次和规模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兼顾专科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全日制在校生10,471人,其中本科生6704人,专科生3767人。成人教育在校生2244人。
4、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281人(在职在岗1017人,离退休264人),专任教师628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及其他系列副高职称17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212人,其中博士学位24人;省级学科拔尖人才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8人。
5、教学基本设施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校园占地1502亩,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6万平方米,学生宿舍9.6万平方米,图书馆2.38万平方米,藏书104万册(其中纸质图书77.6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360万元。
6、科学研究
学校致力于教学的同时,重视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先后出版学术专著28部,国家和省编教材54部。近六年来,在国家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43篇,被SCI、EI全文收录44篇。学术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厅级奖励24项,获得国家专利7项。2003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厅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176项,科研经费467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9项,厅级项目103项,横向项目53项。学校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皖西学院学报》,学报多次被评为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期刊。
7、对外交流与合作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英国、法国、芬兰、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和文化交流关系,与芬兰塞文尼亚应用科技大学联合办学。近三年来,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140场次。
8、人才培养
学校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视利用本地区红色文化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秉承“厚德尚能 博学创新”的校训,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坚持“通识教育、宽口径,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面向基层,服务一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地方用得上、留得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近三年来,学生获得两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以上34项,其中一等奖2项;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1项,安徽赛区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第十一届“新盖中盖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荧屏奖1项;华东六省一市青年歌手邀请赛通俗唱法银奖1项;第二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奖7项,其中金奖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安徽赛区三等奖1项;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安徽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安徽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奖项12项,其中艺术表演类专业组一等奖1项;“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安徽赛区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等。三年来有2991名本科毕业生走向社会,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内涵建设为主,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加大教学投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严谨治学,规范管理。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构成和谐的育人环境,全校师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众志成城、自强不息”,正在为建设一所服务地方、面向基层,有一定综合实力的多科性本科院校而奋斗!
学院地址:安徽省六安市云露桥西月亮岛 邮编:23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