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校信息 - 普通高校 - 北京 - 正文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怎么样?中国传媒大学好不好?点评中国传媒大学概况,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录取分数线,重点学科介绍,学校风景图片等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其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学校位于中国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园占地面积4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4万平方米。
     中国传媒大学的校训是:立德、敬业、博学、竞先。
     中国传媒大学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广播影视艺术、信息科学与技术为龙头,文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目前,学校设有14个学院,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博士点,48个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类别,78个本科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建校5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广播电视领域高层次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的知名学府”。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488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917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606人;有继续教育在读生15472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925人,其中专任教师1044人。拥有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教授、学者。近年来,有1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有16人次进入国家和省部级“人才工程”,2人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5人次荣获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奖,27人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教师队伍的整体学术实力得到增强。同时,聘请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作为信息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重镇,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传媒内容和形式创新研究、传媒高新技术研发和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服务,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学校建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有声语言分中心、新媒体研究中心和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建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数字媒体工程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学校主持完成了国家数字中短波广播技术标准制订与系统研制、参与国家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技术标准制订,在数字广播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学校办有教育部“名刊工程”期刊《现代传播》。
     学校建有校园多媒体网络、数字有线综合业务网、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网、现代远程教育网,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建有“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和“广告实践教学中心”;多媒体教室、演播馆、实验室等装备精良,功能完善;图书馆形成了信息传播学科内容丰富,纸质、电子、网络形式多样的馆藏体系。
     学校与200多所国外知名大学、科研与传媒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单位,建有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欧洲传媒研究中心等国际学术研究机构。由我校主办的亚洲传媒论坛、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中国传播论坛等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已成为国际传媒界、高教界交流的重要平台。
     学校设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采取函授、夜大、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教学模式,建立多媒体、多形式、多层次的继续教育体系,为信息传播领域提供全方位继续教育服务。目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9个分院、31个函授站、32个远程校外学习中心。
     学校通过合作办学在六朝古都南京设立了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南广学院,规划占地面积166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已建设用地810亩,完成校园建筑32.4万平方米。学院设立32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10000余人。
     面向未来,中国传媒大学正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发展理念,坚持内涵式发展,以质量、管理、特色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学科实力和办学水平,为建设国家传媒和文化事业发展的人才库、科技库、思想库和信息资源库,实现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设置
专业详情请点击:专业设置15934.html 查看
中国传媒大学重点专业新闻传播、广播影视艺术等
重点实验室    专业实验中心(室)、多媒体校园网、有线电视数字传输网、现代远程教育网和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网。
师资力量

    教职工1925人,其中专任教师1044人。拥有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教授、学者。近年来,有1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有16人次进入国家和省部级“人才工程”,2人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5人次荣获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奖,27人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教师队伍的整体学术实力得到增强。同时,聘请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就业状况近年来就业率一直在85%以上收费标准学费标准:一般非艺术类理工科专业每人每学年5500元,文科专业每人每学年5000元;播音与主持艺术、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表演、导演、动画、艺术设计专业每人每学年10000元;广播电视编导、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戏剧影视文学、录音艺术、音乐学、媒体创意、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每人每学年6000元;英语及非通用语专业每人每学年6000元。艺术类高职:表演、播音与主持、电视摄像、动画制作专业每人每学年1900元;电视节目制作、多媒体应用专业每人每学年12000元。在校生情况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488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917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606人;有继续教育在读生15472人。

中国传媒大学成立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在合肥市第一中学建立优质生源基地
中国传媒大学一女一男两名学生坠楼身亡
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校园社团文化节开幕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专科兼收二学历
中国传媒大学一电梯“蹦极”两女生当场被吓瘫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热门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本站所提供的中国传媒大学信息来自于中国传媒大学招生办网站仅供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请以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