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着实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在很早以前我在论坛上提到的问题竟然变成了现实。第一题小篆和本义卷土重来,09,10,11年常考的六书压根没出现。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真题确实有用,但是千万不能以此为纲。在最初的复习阶段面一定要撒广,要有复习什么考什么的观念。除了第一题其他的都很常规,并且题量很少,这就意味着每个题目分量都很重。
下面是古汉真题:
1,写下列汉字的甲骨文或金文或着小篆字体,并写出本义
伐,逐,行,寸,年,为,上,理,即,本
2,名词解释
六书,同源词,今音学,所字结构
3,简答
宾语前置的类型
什么是以形说义,它的原理和物件是什么
4,句读
《说文解字》中一段话。
5,翻译
a,《鄒与鲁鬨》中一段
b,第一句是这样的: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者....
语言综合真题(确实是回忆了,这科没专门去记它):
1,名解:(今年名解都很非主流,什么音素,语素,义素啊组合聚合之类的都没涉及)
四呼,语文学,意音文字...
2,问答(感觉最深的就是相邻两年的题目是可能重复考的,问答题的第一题去年在古汉的题目今年搬到综合上了)
通假字和异体字的区别
汉语音节结构特征
错别字和不规范字的区别(看到这题我就郁闷,这样的题也上了)
汉语音节特点
(还有一题记不起来了)
3,分析题
a,层次分析发分析句子(例句省)
b,从例句中分析那些状语可以放主语前哪些可放主语后,哪些既可以放前面也可以放后面。(例句省)
4,综合题
a,翻译(没见过但是很简单)
b,第二题相当于英语中的新题型,把七言律诗顺序打乱分成8句,
要求一:排好序
要求二:标出平仄及韵脚
要求三:分析诗歌
我是准备二战的,我离成功那么近,不忍就此放弃。
送给后来者几句话,
拥有一颗平常心,不走极端
每天每星期每月都有计划在支配复习进度。完全投入实现每天的计划的行动中,完成了就可以了,切忌焦虑和好高骛远
每科都要稳扎稳打,每章学透学精以后再进入下一章,要深也要反复
一定要和游戏绝缘,如果你还时不时地惦记着自己的装备或者哪天又是双倍经验,建议你不要考研
有条件就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习,相互督促。没条件一定要和他们划清界限。道不同不相为
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古代汉语专业考研真题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