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共有教职工180余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2人,副教授5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共2人(双聘),美国工程院院士1人(华中鸟巢学者),国家千人计划学者1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A、B类各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千人计划青年学者3名,湖北省教学名师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5名,楚天学子3名。学院下设力学系、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工程管理系以及交通工程系等5个系。拥有“控制结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结构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隔震减震产品检测研究中心”、湖北省建设厅批准的“土木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一级资质),以及建设部批准的“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中心”。承办了《固体力学学报》中英文版,其中《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是我国最早受SCI检索的学报之一;承办了《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该学报于2005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我国权威期刊。拥有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特色专业,2门国家精品课程,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品牌专业,6门湖北省精品课程。
学院跨越力学、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及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力学和土木工程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为建设部重点学科。设有“力学”和“土木工程”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力学”和“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工程管理、道路与交通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交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同时,还培养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和交通运输工程3个领域的工程硕士。目前,在读全日制硕、博士研究生达500名。
在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研究方向有:工程结构隔震、消能减振及主动控制;微尺度力学与跨尺度关联;智能材料与结构;流固耦合动力学;工程计算与仿真计算;数字建造技术及其应用;工程结构的损伤智能检测与寿命评估;地基处理技术;基础应力波检测技术;大跨度桥梁结构理论与实践;土木工程中的数值计算方法与虚拟仿真技术等。在“建筑物隔震成套技术”、“轨道交通集成关键技术”、“工程结构损伤检测集成系统”、“拱桥结构分析与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2001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省部级教学奖4项。年平均发表三大索引收录论文200余篇,其中每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有60余篇。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省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纵向课题项目30余项,同时还承担沪蓉高速公路、武汉地铁等大型工程科研项目多项,年科研经费近5000万。
力学系拥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是全国较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材料强度学、复合材料力学、生物材料力学、无损检测与数字信息处理、高温材料力学行为与热防护、流固耦合动力学、压电器件与智能结构、微/纳米力学与跨尺度关联、非均匀多孔材料力学、飞行器结构力学、微纳制造及可靠性中的力学问题、湍流控制与减阻、现代流动测试技术、工程系统耦合动力学、结构振动与噪声控制、舰船中的力学问题、结构优化设计、工程建模与数值仿真等。
建筑工程系具有结构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两个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有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长江学者和一批年富力强的知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本学科的科学研究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工程研究立足国家重大项目,科研成果直接服务实践,人才培养顺应社会需求。该学科在“工程结构隔震减震”和“工程结构的损伤集成检测”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总体学术水平跻身于国内前列。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具有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还可以授予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学位。该系拥有一支工程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1人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我院桥梁学科在国内设置较早,该系毕业的研究生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部分毕业生已走上了领导岗位。近年来,该系参与完成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多项。岩土工程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国内已具一定的影响力;桥梁学科理论联系实际,参与了一批大中型桥梁的设计和施工监测;道路工程学科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在路网规划和管理方面具有特色。该系培养的人才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交通运输工程系具有道路与交通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最早开设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单位之一。近年来,该系面向国家需求,立足重大工程,注重学科基础,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学术骨干,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城市交通管理、城市连续交通等重点领域主持或参与了一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该系十分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同德国PTV公司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研究生的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实际操作平台。
工程管理系具有“工程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程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管理系学科覆盖面广,顺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紧密跟踪最新研究前沿,积极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近年来,在“轨道交通集成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不仅推动了学科的理论发展,而且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该系以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为依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工程管理能力。毕业生以其扎实的理论水平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一直以来,学院十分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为研究生成才创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学院先后与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西根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九州大学及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建立了教师和学生交流关系;与美国土木工程协会、德国、日本等国的大公司建立了国际科研合作关系。多次主办/承办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每年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企业家来我院讲学超过30人次。
2015年我院各学科共计招收科学硕士研究生108人,工程硕士62人,工程管理硕士5人。接收推荐免试科学硕士41人,工程硕士12人。2016年学院不接收以同等学历身份报考考生,专业学位085239项目管理,125600工程管理硕士均不招收推免生,其余各专业接收推免生人数约占总招生人数60%。
学业奖学金、助学金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
招生
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240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
|
|
|
081401▲岩土工程 |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1 工程力学 |
|
01 岩土本构关系及理论研究 |
|
|
02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
|
|
03 岩土与地下结构相互作用 |
|
|
04 桩基工程设计理论与检测方法 |
|
|
05 土动力学与地下结构抗震 |
|
|
06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与可靠度研究 |
|
|
|
|
|
|
081402▲结构工程 |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1 工程力学 |
|
01 大跨度结构与高层结构 |
|
|
02 地震与风荷载下结构的隔震减振与控制 |
|
|
03 工程施工与安全 |
|
|
04 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理论与应用 |
|
|
06 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
|
|
08 新型材料与高性能混凝土 |
|
|
|
|
|
|
|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1 工程力学 |
|
01 工程结构健康诊断与补强修复技术 |
|
|
02 结构防雷电信息化监控及防护技术 |
|
|
|
|
|
|
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 |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1 工程力学 |
|
01 大跨桥梁仿真分析 |
|
|
02 桥梁监控与计算机仿真 |
|
|
03 桥梁减震与控制 |
|
|
04 桥梁结构诊断与加固 |
|
|
05 隧道监测控制与隧道分析设计理论 |
|
|
06 预应力大跨桥梁的仿真分析 |
|
|
|
|
|
|
|
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 |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96 交通工程学(一)
897 道路规划与设计(一)
( 896、897 选一) |
|
01 道路工程管理与经济 |
|
|
02 道路规划与几何设计理论 |
|
|
03 道路环境工程 |
|
|
04 路基工程 |
|
|
05 路面工程 |
|
|
06 数字道路 |
|
|
|
|
|
|
|
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96 交通工程学(一)
897 道路规划与设计(一)
( 896、897 选一) |
|
01 智能交通系统理论与技术 |
|
|
02 车联网技术 |
|
|
03 交通控制理论与应用技术 |
|
|
04 交通运输信息技术 |
|
|
05 运输自动化及控制 |
|
|
06 交通设计理论与应用技术 |
|
|
|
|
|
|
|
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96 交通工程学(一)
897 道路规划与设计(一)
( 896、897 选一) |
|
01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 |
|
|
02 交通规划理论及应用技术 |
|
|
03 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策略研究 |
|
|
04 交通运输经济与交通政策 |
|
|
05 物流理论与交通运输管理 |
|
|
06 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 |
|
|
|
|
|
|
|
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工程经济及项目管理 |
|
01 城市建设管理 |
|
|
02 工程策划与评价 |
|
|
03 工程投融资与成本管理 |
|
|
04 旧城改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
|
05 土地资源及房地产管理 |
|
|
|
06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
|
|
|
|
|
|
|
★0871Z1工程管理 |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3 工程经济及项目管理 |
|
01 工程管理理论及应用 |
|
|
02 工程管理信息化 |
|
|
03 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
|
|
04 可持续建筑与绿色建造技术 |
|
|
05 建筑公司治理 |
|
|
06 风险与安全管理
|
|
|
|
专业学位招生目录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
招生
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240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
|
|
|
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 |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41 工程力学
843 工程经济及项目管理(限工程管理方向)
(841、843选一) |
|
01 土木工程 |
|
|
02 工程管理 |
|
|
|
|
|
|
|
|
|
|
|
|
085222交通运输工程 |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96 交通工程学(一)
897 道路规划与设计(一)
( 896、897 选一) |
|
|
|
|
|
|
|
|
|
|
|
|
|
|
085239项目管理 |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93 项目管理 |
|
|
|
|
|
|
|
|
|
|
|
125600工程管理
|
|
①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 英语二
|
只招定向(非专项计划)生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