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复试 - 正文

2020大连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考研复试工作实施细则(第一志愿考生)

来源:爱考网 [2020-5-9]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大连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考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复试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环节。当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但国际疫情持续蔓延,我国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教育部、辽宁省和学校的有关工作部署,安全、公平、科学地做好我校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结合学院各学科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开展第一志愿报考我院各招生学科并满足我校进入复试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考生的复试工作。拟申请调剂到我院相关招生学科的考生复试工作安排详见待公布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调剂工作细则及调剂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一、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1.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按照教育部、辽宁省和学校有关研究生招生政策、规定、办法、通知,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组织和领导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对复试结果负责。
2.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成立复试组,负责具体实施复试面试工作,对考生复试成绩负责。
本学院共成立四个复试组: 第一复试组,包括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01-06方向,原船体方向,082401)、土木水利(专业学位,原船体,085900);第二复试组,包括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07-10方向,原动力方向,082401)、能源动力(专业学位,原动力工程,085800);第三复试组,包括机械工程(080200)、机械(专业学位,01-03方向,原机械工程,085500);第四复试组,包括机械(专业学位,04-05方向,原救捞方向,085500)。
二、复试日程安排
各复试组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对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考生分时段、分批次完成第一志愿考生复试工作。网络复试采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bm.chsi.com.cn/ycms/stu/school/index),“钉钉”作为备选平台。为保证网络复试的顺利开展,在正式复试前各复试组组建钉钉群,组织本组考生进行网络系统测试和复试流程演练。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第一复试组
1.考生加入钉钉群
本复试组建立“船舶学科复试考生群”,请报考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01-06方向,原船体方向,082401)和土木水利(专业学位,原船体,085900)专业考生,于2020年5月9日前通过扫描以下二维码加入钉钉群。考生进群后请用“本人准考证号”作为“我在本群的昵称”。
 
2.考生资格审核材料提交
每位考生将本人联系方式(手机号,可发多个)和“三、资格审核资料”中提到的个人资料于2020年5月10日12:00前发送到wanghui@dlmu.edu.cn(王老师)。邮件题目:报考专业+准考证号+姓名+资格审核资料。例如,船舶12345678李明资格审核资料。
3.材料审核与补交
2020年5月10日12:00-2020年5月11日17:00。
复试组将组织专人审核,不合格者将及时联系考生,重新补交。
4.系统平台测试
暂定2020年5月10日10:00-12:00。如遇平台系统调整安排,则提前通知考生。重点测试双机位是否正常、音频视频是否流畅、考生是否能顺利进行面试环节、复试流程。测试系统平台包括“招生远程面试系统”和“钉钉”。
5.复试具体组织时间
2020年5月13日8:00-12:00。
6.复试成绩公示
详见学校研究生院网站(http://grs.dlmu.edu.cn/)和校园网主页“招生就业”栏(http://www.dlmu.edu.cn/zsjy/yjszs.htm)。
(二)第二复试组
1.考生加入钉钉群
本复试组建立“能动学科复试考生群”,请报考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07-10方向,原动力方向,082401)和能源动力(专业学位,原动力工程,085800)专业考生,于2020年5月9日前通过扫描以下二维码加入钉钉群。考生进群后请用“本人准考证号”作为“我在本群的昵称”。
 
2.考生资格审核材料提交
每位考生将本人联系方式(手机号,可发多个)和“三、资格审核资料”中提到的个人资料于2020年5月10日12:00前发送到wanghui@dlmu.edu.cn(王老师)。邮件题目:报考专业+准考证号+姓名+资格审核资料。例如,能动12345678李明资格审核资料。
3.材料审核与补交
2020年5月10日12:00-2020年5月11日17:00。
复试组将组织专人审核,不合格者将及时联系考生,重新补交。
4.平台系统测试
暂定2020年5月10日10:00-12:00。如遇平台系统调整安排,则提前通知考生。重点测试双机位是否正常、音频视频是否流畅、考生是否能顺利进行面试环节、复试流程。测试系统平台包括“招生远程面试系统”和“钉钉”。
5.复试具体组织时间
2020年5月13日8:00-12:00。
6.复试成绩公示
详见学校研究生院网站 (http://grs.dlmu.edu.cn/)和校园网主页“招生就业”栏(http://www.dlmu.edu.cn/zsjy/yjszs.htm)。
(三)第三复试组
1.考生加入钉钉群
本复试组建立“机械学科复试考生群”,请报考机械工程(080200)和机械(专业学位,01-03方向,原机械工程,085500)专业考生,于2020年5月9日前通过扫描以下二维码加入钉钉群。考生进群后请用“本人准考证号”作为“我在本群的昵称”。
 
2.考生资格审核材料提交
每位考生将本人联系方式(手机号,可发多个)和“三、资格审核资料”中提到的个人资料于2020年5月10日12:00前发送到wanghui@dlmu.edu.cn(王老师)。邮件题目:报考专业+准考证号+姓名+资格审核资料。例如,机械12345678李明资格审核资料。
3.材料审核与补交
2020年5月10日12:00-2020年5月12日17:00。
复试组将组织专人审核,不合格者将及时联系考生,重新补交。
4.系统测试
暂定2020年5月10日10:00-12:00。如遇平台系统调整安排,则提前通知考生。重点测试双机位是否正常、音频视频是否流畅、考生是否能顺利进行面试环节、复试流程。测试系统平台包括“招生远程面试系统”和“钉钉”。
5.复试具体组织时间
2020年5月14日8:00-17:00。
6.复试成绩公示
详见学校研究生院网(http://grs.dlmu.edu.cn/)和校园网主页“招生就业”栏(http://www.dlmu.edu.cn/zsjy/yjszs.htm)。
(四)第四复试组
1.考生加入钉钉群
本复试组建立“救捞学科复试考生群”,请报考机械(专业学位,04-05方向,原救捞方向,085500)专业考生,于2020年5月9日前通过扫描以下二维码加入钉钉群。考生进群后请用“本人准考证号”作为“我在本群的昵称”。
 
2.考生资格审核材料提交
每位考生将本人联系方式(手机号,可发多个)和“三、资格审核资料”中提到的个人资料于2020年5月10日12:00前发送到wanghui@dlmu.edu.cn(王老师)。邮件题目:报考专业+准考证号+姓名+资格审核资料。例如,救捞12345678李明资格审核资料。
3.材料审核与补交
2020年5月10日12:00-2020年5月12日17:00。
复试组将组织专人审核,不合格者将及时联系考生,重新补交。
4.系统测试
暂定2020年5月10日10:00-12:00。如遇平台系统调整安排,则提前通知考生。重点测试双机位是否正常、音频视频是否流畅、考生是否能顺利进行面试环节、复试流程。测试系统平台包括“招生远程面试系统”和“钉钉”。
5.复试具体组织时间
2020年5月14日15:00-17:30。
6.复试成绩公示
详见学校研究生院网(http://grs.dlmu.edu.cn/)和校园网主页“招生就业”栏(http://www.dlmu.edu.cn/zsjy/yjszs.htm)。
三、资格审核资料
请各位参加复试考生将准备好的本人相关证明材料于2020年5月10日12:00前发送到wanghui@dlmu.edu.cn(王老师)。邮件题目:报考专业+准考证号+姓名+资格审核资料。发送材料具体如下:
1.必交项
(1)准考证
(2)身份证
(3)往届生提交: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如获得学位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 《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或《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应届毕业生:学生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同等学力考生:高职高专毕业证书或本科结业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4)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还需提交:《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2.选交项
(1)大学学习成绩单
(2)外语等级证明材料(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
(3)学术或科研或其他获奖证明材料
(4)专家推荐信
(5)毕业论文

四、复试网络平台、设备及使用注意事项
1.采用复试网络平台
主要采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钉钉”作为备选。请各位复试考生提前下载安装,事先熟悉平台或软件的使用方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复试平台登录网址及操作指导见学校发布的《大连海事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远程复试软件平台操作指导》,钉钉使用方法见钉钉官方网站。
2.设备配置
网络远程复试考场采用“双机位”。每位考生要有两部带摄像头、话筒的双向信息传输设备。两台设备可用配置:电脑1台和智能手机1部;或智能手机2部(“双机”设备中,必须含有1部智能手机)。复试平台不支持使用两台电脑。
电脑须配备摄像头、麦克风、音箱(不得使用耳机代替),并保证语音和影像均清晰、真实,满足面试要求;操作系统须为WINDOWS 7 及以上版本(支持苹果 Mac 系统)。
智能手机支持安卓和苹果系统,版本不能过于陈旧。
笔记本电脑、手机请提前充好电,或直接连接电源使用。
3.设备摆放要求
将“双机”分为“主机”和“辅机”,分别提供主辅两个视频画面。主视频画面:主机从正面拍摄。要求考生正对摄像头,上半身(胸部以上)及双手摆放需全程出现在视频画面范围内。辅视频画面:辅机从考生侧后方成45°拍摄。将摄像头放置于考生侧后方 2-3 米,高度 1.5-2 米处,要求能够拍摄到考生本人和“主机”的周围环境,以及“主机”实时的视频画面,实现对考场的全景观察。复试开始之前,考生应按上述要求固定“双机”的摄像位置,避免复试过程中因设备晃动出现视频画面转移等状况,影响复试效果。复试全程“双机”均需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4.场所要求
考生需要在封闭、安静的房间独自参加远程复试;周围环境不得对复试产生干扰;光线明亮,既不能过暗,也不能逆光。复试过程中,复试房间内除考生本人外,不能有其他人员,也不允许出现其他声音。面试房间内应具备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或 4G 网络,并提前检测网络是否畅通,尽量不要使用多人共享的无线网络,以防面试过程中断网。
复试过程中,连接登录复试系统平台的设备不允许再运行其他网页或软件,特别是微信、QQ等易弹出窗口的软件,设备须处于免打扰状态,保证复试过程不受其他因素干扰或打断,不得与外界有任何音视频交互,复试房间其他电子设备须关闭。
5.个人仪表要求
考生复试时不得佩戴墨镜、帽子、头饰、耳饰、口罩等,头发不得遮挡面部、耳朵,必须保证视频中面部图像清晰。
6.其它注意事项
(1)复试期间视频背景必须是真实环境,不允许使用虚拟背景、更换视频背景。
  (2)考生应在各复试组规定的时间参加网络面试设备及平台测试,确保设备功能、复试环境等满足要求。
(3)考生音频视频必须全程开启,复试全程考生应保持注视摄像头,视线不得离开。
(4)复试期间不得以任何方式查阅资料,不得有其他人员提示。
(5)复试期间考生不得录屏、录像和录音。
(6)复试期间各考生不允许私下交流复试内容。
(7)考生因设备或网络故障退出面试后,应尽快返回面试考场。回到原面试考场后,网络故障时未完成作答的试题需要继续回答完毕,另外还要加试一题,由面试教师根据考生回答情况综合评判给出成绩。如因网络故障退出面试1分钟仍未返回的,则暂停该考生本环节考试。复试组根据情况可与考生约定时间再次复试,原则上应在当天完成。考生应主动与学院复试组沟通,以确定应急办法。
(8)有关网络复试平台其他相关事宜,学校、学院将根据平台测试情况及时通知。请考生密切关注学校研究生院网站和学院学科钉钉群的通知。
五、复式程序及要求
1.第一复试组
由3个复试小组组成,第一小组负责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01-06方向,原船体方向,082401)专业考生复试;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负责土木水利(专业学位,原船体,085900)专业考生复试,随机分组和确定考生复试顺序。三个小组同时进行复试,负责考察考生的英语交流能力、专业理论与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等。
1)复试内容
本复试组复试内容分三项进行。
第一项:英语听力和口语,满分25分,其中英语口语5分,英语听力20分。考核考生对英语的听力和理解能力,考生用英语做简要自我介绍并回答评委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求英语自我介绍时间2分钟左右。本部分复试时间约4分钟。
第二项:专业理论与应用能力,满分为100分,按照笔试科目“船舶设计原理”考试大纲要求进行考核,其中专业基础理论50分,专业应用能力50分。专业基础理论主要考查考生对本课程相关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专业应用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利用所学本课程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程序如下:(1)考生逐一回答自行随机抽取的专业知识方面的2~3个问题;(2)回答老师的随机提问;(3)自我介绍专业背景。本部分复试时间约10分钟。
第三项: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满分为90分,其中综合素质50分、创新能力40分。本部分复试时间约8分钟。
考生首先须在3分钟内,简要汇报本科阶段课程学习、毕业论文、科研情况、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应以课程学习和科研情况为汇报重点。复试小组根据考生汇报情况,提出相应问题,考生进行口头作答。复试小组根据考生在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工作表现,本学科(专业)领域发展潜力、创新精神、科研能力等方面表现,分别给出考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得分。
2)复试评分标准
每个复试小组成员根据考生各项复试内容中的表现给出各自独立的分项分值。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取平均值,作为考生这一部分的分项复试成绩。每名考生的各分项复试成绩之和即为考生的复试成绩。其中,第二、第三小组考生面试成绩计算公式:考生最终面试成绩=考生所得初始成绩×[各复试小组平均成绩÷考生所在复试小组平均成绩]。
3)复试程序
(1)所有复试考生须在5月13日8:00前登录“招生远程面试系统”侯考,8:30复试正式开始。
(2)每个复试小组依次进行“英语听力和口语”、“专业理论与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三个环节考核。
(3)复试前,随机分配考生进入各复试小组考场。每名考生均须依次经过(2)中所述的三个环节考核。
2.第二复试组
第二复试组由1个复试小组组成,负责考察考生的外语交流能力、专业基础理论、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本复试组分两个阶段进行:先完成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07-10方向,原动力方向,082401)专业考生复试,后进行能源动力(专业学位,原动力工程,085800)专业考生复试。
1)复试内容
第一项:外语听力和口语,满分25分(其中听力20分,口语5分)。考生先用英语进行2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用英语回答复试小组的提问。本部分复试时间约4分钟。
第二项:专业基础理论考核,满分100分。按照笔试科目“工程热力学”、“燃气轮机原理”考试大纲要求,建立试题库。考生按报考科目随机抽取试题,并口头回答复试小组基于试题库的提问。本部分复试时间约8分钟。
第三项: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满分为90分,其中综合素质50分、创新能力40分。考生首先进行3分钟自述,然后回答复试小组的提问。本部分复试时间约10分钟。
2)复试评分标准
每个复试小组成员根据考生各项复试内容中的表现独立给出各项分值。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取平均值,作为考生这一部分的复试成绩。每名考生各分项复试成绩之和即为考生的复试成绩。
3)复试程序
(1)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07-10方向,原动力方向,082401)专业复试考生须在5月13日8:00前登录“招生远程面试系统”侯考,8:30复试正式开始。能源动力(专业学位,原动力工程,085800)专业复试考生须在5月13日9:30前登录“招生远程面试系统”侯考,10:00复试正式开始。
(2)学科复试小组,依次进行“外语听力和口语”、“专业基础理论”、“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三个环节的考核。
(3)每名考生均须经过(2)中所述三个环节的考核。考生考核顺序随机分配。
(4)在“外语听力和口语”考核中,考生先用英语进行2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用英语回答复试小组的提问。
(5)在“专业基础理论”考核中,考生随机抽取试题库试题,现场回答复试小组基于试题库的提问。
(6)在“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考核中,考生首先须在3分钟内,简要汇报本科阶段课程学习、毕业论文、科研情况、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应以课程学习和科研情况为汇报重点。复试小组根据考生汇报情况,提出相应问题,考生进行口头作答。根据考生的现场表现及回答问题的情况,复试小组分别给出考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得分。
3.第三复试组
第三复试组由5个复试小组组成,采用结构化复试方法,负责考察考生的外语交流能力、专业基础理论、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本复试组分两个阶段进行:先完成机械(专业学位,01-03方向,原机械工程,085500)专业考生复试,后进行机械工程(080200)专业考生复试。
1)复试内容
第一项:外语听力和口语,满分25分(其中听力20分,口语5分)。考生先用英语进行1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用英语回答复试小组的提问。本部分复试时间约4分钟。
第二项:专业基础理论考核,满分100分。按照笔试科目“液压传动”考试大纲要求,建立试题库。考生随机抽取试题库,并口头回答复试小组基于试题库的提问。本部分复试时间约8分钟。
第三项:实践创新能力考核,满分40分。考生回答复试小组提出的有关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问题。本部分复试时间约5分钟。
第四项:综合素质考核,满分50分。考生回答复试小组提出的综合素质方面的问题。本部分复试时间约5分钟。
2)复试程序
(1)机械(专业学位,01-03方向,原机械工程,085500)专业复试考生须在5月14日8:00前登录“招生远程面试系统”侯考,8:30复试正式开始。机械工程(080200)专业复试考生须在5月14日13:00前登录“招生远程面试系统”侯考,13:30复试正式开始。
(2)本复试组成立五个并行的复试小组,同时依次进行“外语听力和口语”、“专业基础理论”及“实践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共计三场次考核。每个复试小组在同一时段复试科目相同。由各复试小组助理相互协调各组之间的复试进度。网络考场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网络考场分布图
复试场次 复试科目 复试小组1 复试小组2 复试小组3 复试小组4 复试小组5
第一场 外语听力和口语 外语考场1 外语考场2 外语考场3 外语考场4 外语考场5
第二场 专业基础理论 专业考场1 专业考场2 专业考场3 专业考场4 专业考场5
第三场 实践创新综合素质 综合考场1 综合考场2 综合考场3 综合考场4 综合考场5

(3)每名考生均须依次经过(2)中所述的三场次考核。每次考核均由5个考场组成。随机分配考生进入各复试小组考场。由各复试小组助理协调安排考生逐个参加各项内容的复试。
(4)在“外语听力和口语”考核中,考生先用英语进行1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用英语回答复试小组的提问。
(5)在“专业基础理论”考核中,考生随机抽取试题库编号,现场回答复试小组基于试题库的提问。
(6)在“实践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中,考生首先须在3分钟内,简要汇报本科阶段课程学习、毕业论文、科研情况、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应以课程学习和科研情况为汇报重点。复试小组根据考生汇报情况,提出相应问题,考生进行口头作答。根据考生的现场表现及回答问题的情况,复试小组分别给出考生实践/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得分。
3)复试评分标准
每名复试小组成员根据考生的答题表现给出各自的分值,最后取其平均值作为考生在这一场次的复试初始成绩。每名考生本场次面试成绩计算公式:考生本场次面试成绩=考生本场次复试初始成绩×[各复试小组本场次平均成绩÷考生所在复试小组本场次平均成绩]。每名考生最终面试成绩为考生在三个场次面试成绩之和。
4.第四复试组
第四复试组由1个复试小组组成,负责考察机械(专业学位,04-05方向,原救捞方向,085500)考生的外语交流能力、专业基础理论、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1)复试内容
第一项:外语听力和口语,满分25分(其中听力20分,口语5分)。考生先用英语进行1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用英语回答复试小组的提问。本部分复试时间约4分钟。
第二项:专业基础理论考核,满分100分。复试小组按照笔试科目“救捞专业综合”考试大纲要求随机提问,考生口头回答复试小组的提问。本部分复试时间约10分钟。
第三项: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考核,满分90分。考生回答复试小组提出的有关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问题。本部分复试时间约8分钟。
2)复试评分标准
每个复试小组成员根据考生各项复试内容中的表现独立给出分项分值。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取平均值,作为考生这一部分的分项复试成绩。每名考生的各分项复试成绩之和即为考生的复试成绩。
3)复试程序
(1)机械(专业学位,04-05方向,原救捞方向,085500)专业复试考生须在5月14日15:00前登录“招生远程面试系统”侯考,15:30复试正式开始。
(2)复试小组对每位考生依次进行“外语听力和口语”、“专业基础理论”、“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共计三个环节的考核。
(3)随机产生每名考生考核次序,由复试小组助理协调安排考生逐个参加各项内容的复试。
(4)在“外语听力和口语”考核中,考生先用英语进行1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用英语回答复试小组的提问。
(5)在“实践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中,考生首先须在3分钟内,简要汇报本科阶段课程学习、毕业论文、科研情况、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应以课程学习和科研情况为汇报重点。复试小组根据考生汇报情况,提出相应问题,考生进行口头作答。根据考生的现场表现及回答问题的情况,复试小组分别给出考生实践/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得分。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
电话:0411-84729611
邮箱:wanghui@dlmu.edu.cn
七、注意事项
1.有关接收调剂生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调剂申请条件及调剂程序等工作安排,详见学校即将发布的《大连海事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方案》和学院即将发布的《调剂工作细则及调剂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2.考生在复试前必须认真复核报考时填写的学历信息是否与“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从学信网下载)的学历信息一致。如发现不一致,须出具相应证明材料,并向学校研招办提出更改申请;否则,因此造成的考生无法录取备案,由考生本人负责。
3.复试期间,任何人员(学校授权除外)不得录屏、录像、录音、截屏或者网络直播,不得传播试题等复试内容,否则将依据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4.如果复试过程中,“招生远程面试系统”出现故障,导致面试过程无法进行,在学校统一安排下,将启动备用“钉钉”复试平台。
    5.录取通知书将邮寄至网报时考生填写的“通信地址”。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2020年5月8日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闽ICP备08106227号-4 闽ICP备08106227号-2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1461号

本站信息来自于官方网站及新闻媒体, 如有侵犯您的隐私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