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B 3.A 4.B 5.C
6.A 7.D 8.C 9.C 10.B
11.A 12.D 13.A 14.B 15.C
16.D 17.A 18.D 19.C 20.C
二、判断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通常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比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要小。
正确。生活必需品是生活所必须需要的,即使价格发生的变化,其需求量的应该维持大体上的不变,在需求曲线上表现为较为陡峭,即斜率- 较大。根据公式 ,可得到结论。
22,总效用决定一种商品的价格,边际效用决定消费数量。
错误。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边际效用MU和货币的边际效用λ(通常假定不变)共同决定。根据公式 可得结论。另外MU=0,或者总效用最大时候的消费数量即为商品最终的消费数量。
23,在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时,厂商的正常利润为零。
错误。在TR=TC时候,厂商不能获得超额利润,但是仍然可以获得正常利润。
24,短期总成本总是不小于长期总成本。
正确。长期总成本LTC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长期总成本其实是每一短期总成本所对应最佳点的集合。故结论正确。
25,外部经济的存在,意味着厂商的总成本不仅是自己产出的函数,而且也是行业产业的函数.
26,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是同一条曲线。
错误。垄断厂商的反需求函数为: 。所以 ,因此 与原反需求函数保持一致; ,故结论错误。
27,公共产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排他性。
正确。公共产品的两个特点:竞争性和排他性。
28,折旧费用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错误。在计算投资的总额中,有一部分就是用来补偿旧资本消耗的,如果再计算折旧费用会导致重复计算。并且折旧费用已经在新设备生产出来的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中得到了反映。
29,IS曲线右移动会增加总需求并降低利率。
错误。画图可以得出结论。在别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IS右移会增加总需求,但是同时也会带来利率的上升。
30,货币交易需求反映了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
正确。货币交易需求主要是应付日常的开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为其主要形式,而这种形式正是货币交换媒介职能(流通手段职能)的体现。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是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在基数效用意义下,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MU/P=λ,其中λ为货币的边际效用;在序数效用意义下,当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时消费者处于均衡,条件为RCS1,2=P1/P2。
32.是指随着行业中厂商数量(或者行业中总产量)的增加,厂商的成本不发生变动的行业。
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33.又称货币GDP,是指一个国家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商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名义GDP的高低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利用名义GDP可能会高估或者低估实际的生产率。
34.在两部门经济中,表示居民消费与收入总量之间关系的函数。函数形式为:C=C(Y),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但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
四、计算题(8分)
35(1)IS曲线:300-100r=-200+0.2Y
LM曲线:0.4Y-50r=250
(2)求解:300-100r=-200+0.2Y
0.4Y-50r=250
得到:Y=1000
r=3
(3)C=100,则IS-LM方程为
100+300-100r=-200+0.2Y
0.4Y-50r=250
解得:Y=1100,因此,国民收入增加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