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心理缓慢发展变化阶段是( )
A.婴幼儿期B.童年期C.青春发育期D.成人期
22. 皮亚杰创造性地将谈话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综合运用以研究儿童心理,这种方法是( )
A.测验法B.作品分析法C.临床法D.问卷法
23.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这种观点的实质是( )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相互作用论
24. 他是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在发展心理学中受到普遍重视,他的地位和影响至今仍然难以替代。这位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B.艾里克森C.维果斯基D.班杜拉
25. 儿童将已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并具有了符号功能,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经历的事物。这属于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
A.形式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感知运算阶段
26. 我们常说:“学生不但要掌握知识,而且要获得技能。”此处的“知识”概念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 )大致相对应。
A.书本知识B.陈述性知识C.言语知识D.程序性知识
27. 小学生在英语(论坛)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 )
A.表征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发现学习
28. 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 )
A.认知结构和态度。B.智力和学习环境C.年龄和学习材料D.学习目标和态度
29. 正强化是指( )
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C.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D.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30. 耶克斯一多德森(Yerkes-Dodson)定律表明,较难课题的动机适宜强度( )
A.较强B.较弱C.中等D.无规律可循
31. 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32. 适合自由回忆学习研究范型的例子是( )
A.记住中国各省名与相应省会名B.记忆电话号码C.记忆外语单词D.记忆班级同学名字
33. 一个朋友告诉你,他刚才做了心理学实验的被试:“真奇怪,我们做了一个问卷,看了一部电影,又做了同样的问卷。”从这些描述中,你可以得出他是在( )
A.后测控制组设计中的控制组中B.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中C.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中D.后测控制组设计中的实验组中
34. 为了考察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反应时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一研究者分别选取5个年龄段的被试各3个,来考察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反应时的差异,此种设计为( )
A.完全随机设计B.随机区组设计C.析因设计D.嵌套设计
35. 下列心理学陈述中,哪一个是操作性定义?( )
A.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B.攻击是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C.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D.以上都不是
36. 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正确解决问题的被试数一样,但很可能在( )上发现实验条件之间的差异。
A.解决方案的质量B.解决问题的时间C.问题解决的潜伏期D.以上都是
37.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访问前准备工作内容的是( )
A.一切可用的记录工具,如:录音机、照相机、纸笔等B.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准备C.交通工具D.被访问者的合作
38. 反应时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反应速度和( )间的反向关系,这使得我们必须在它们之间做出权衡。
A.反应强度B.反应准确性C.反应频率D.反应组织
39. Posner等人应用减数法反应时实验确定了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 )两个连续的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上的重大发现。
A.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B.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C.听觉编码和语义编码D.图像编码和声音编码
40. 如在一个实验中,对红光信号灯按A键,对绿光信号灯按B键,对蓝光信号灯按c键,对白光信号灯按D键,共四个刺激和四个对应的反应,那么记录到的反应时是( )
A.简单反应时B.复杂反应时C.辨别反应时D.选择反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