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新闻 - 正文

 
2011天津17所重点高校共建滨海新区研究生培养基地
来源:中国网 2010-10-14 【字体:小 大】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记者昨日从相关部门获悉,由天津市属17所重点高校组成的高校联盟与滨海新区达成合作协议,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共同打造“滨海研究生培养基地”,每年为新区“十大战役”培养输送200名研究生,助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创新高校服务新区模式
   
    据了解,这17所重点高校分别是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工程师范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对于“基地”的建设意义,滨海新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基地”建立后将源源不断地为“十大战役”输送攻坚克难的“高层尖兵”。该负责人表示,“基地”从培养专业硕士开始,再逐步拓展到其它形式的研究生培养。从今年起,天津市高校联盟每年将为滨海新区培养专业硕士不少于200人,学生主要从事滨海新区所属企业的研究课题,“这也是市属高校积极融入滨海、服务滨海的创新模式”。未来,“基地”还将吸引全国范围内有意向的重点高校积极融入新区人才建设,为打造“人才高地”不断拓展疆域。
   
    专家担任研究生第二导师
   
    人才到了滨海,“如何留住”才是关键问题。“学校在市区,到新区做项目、搞科研需要便利条件,导师如何跨区域指导就是个现实难题。”天津财经大学大四学生王飞认为“距离”是建设基地不可回避的问题。为此,新区打破固有模式,实行“双导师”培养计划,使“距离产生美”。“由于滨海新区拥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先天的人才、专家优势,天津市高校联盟聘请滨海新区的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的高级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为研究生担任导师,每年不少于50人。”新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新区采取“双导师”教学,高校特聘企业专家为在企业做项目、搞科研的研究生担任“第二导师”,这种做法目前在全市乃至全国都尚属首例,“这部分导师具有丰富的资源,能给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天津市高校联盟根据滨海新区的需求,自主设置研究生课程,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长效机制,为滨海新区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动力。
   
    专项基金支持基地建设
   
    研究生来了住在哪儿,生活是否便利?新区政府对此十分关心。为此,滨海新区教育局与天津科技大学和许多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新区教育局设立专项人才基金给予支持,将学校和企业作为“基地”的实体,为参与此项计划的研究生提供食宿等配套服务。除设立专项人才基金外,新区教育局还采取多种形式的奖励政策,鼓励新区各类型企业加入“基地”,对有突出贡献人员给予奖励,调动新区企业培养和吸纳高层人才的积极性。(记者:郭熠)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考研报名
    考研新闻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试题答案
    复试分数线
    考研调剂
    考研录取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考研复习
    考研政策
    研究生招生
    模拟试题
    考研院校
    考研专业
    在职考研
    法硕
    同等学力申硕
    博士生
    MBA|MPA
    推免生
    新闻传播硕士
    专业硕士
    考研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