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考试乐 - 考研 - 考研调剂 - 正文
2012年电子科大空天院硕士复试考试大纲
来源:2exam.com 2012-3-16 16:52:23 【字体:小 大】

我院复试科目如下: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复试科目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微机原理与应用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数字电路或电路分析基础
085210 控制工程 微机原理与应用


  复试大纲如下:
  


考试科目 复试 微机原理与应用 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考试总分 200分

  一、总体要求
  以ARM芯片为典型处理器,重点掌握微机系统体系结构及系统组成原理,并结合EDA/ASIC技术了解嵌入式系统及接口技术的硬/软件设计,初步培养在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开发应用领域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大纲适用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工科电子类非计算机专业方向。
   
  二、内容及比例
  1.微机系统概述
  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工作流程,掌握现代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基本评测技术和指标。
  理解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成技术的发展,以及嵌入式的概念、嵌入式系统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的异同。
  2.微处理器体系结构
  掌握CPU的基本功能及内部结构、组成原理,掌握指令功能、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等指令系统的基本设计要素。
  理解微码、流水线、超标量等概念和相关技术,以及CISC与RISC结构的异同。
  3.总线与接口
  掌握总线及总线仲裁的概念、总线操作与时序,常用总线标准及串行异步通信的基本特性。掌握输入/输出接口的基本传输控制方式的特点及适用条件,接口电路结构及地址映射、地址译码、总线隔离等关键设计技术,无条件、查询、中断控制接口的硬件及驱动程序设计方法。
  理解串行接口、定时/计数接口、A/D/A接口、DMA接口及可编程通用接口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要点。
  4.存储器系统
  掌握存储器件的分类、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的分层体系结构及地址映射技术、存储器的基本存取原理,掌握主存储器扩展设计技术。
  理解存储器(芯片)的主要性能指标,以及LIFO、FIFO、多口等读写机制的存储技术特点。
  5.ARM微处理器体系结构
  掌握ARM内核的体系结构及其所支持的各种编程模型、运行模式及工作状态;掌握ARM内核对异常和中断的处理方式。
  理解ARM内核与ARM微处理器芯片的关系,以及ARM内核支持的存储技术和输入/输出技术。
  6.ARM程序设计
  掌握ARM常用寻址方式及指令子集的使用、常用伪指令子集和汇编语句格式,并掌握ARM汇编与C/C++混合语言编程方法。
  理解汇编程序结构及汇编语言编程技术的特点,理解ARM工程的特点及程序框架。
  7.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
  掌握ARM处理器的最小硬件系统的设计方法;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引导加载(BootLoad)技术。
  理解基于ARM处理器的存储器接口、串行通信接口、人机交互接口设计及应用;理解嵌入式软件系统结构及工作流程、嵌入式操作系统下的驱动开发。
   
  三、题型及分值比例
  选择题:25%
  填空题:30%
  应用题:45%
       
  参考书目 《微处理器系统结构及嵌入式系统设计(第二版)》李广军等   电子工业出版社 《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 李广军等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考试科目 复试 电路分析基础
 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考试总分 200分(推免生复试100分)
 

  一、总体要求
  主要考察学生对《电路分析》课程中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考察学生运用电路分析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及比例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理
  1)熟悉电路的基本模型,熟练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及关联参考方向、功率发出与吸收基本概念。
  2)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3)熟悉电阻元件、独立电压源、独立电流源、受控源。
  4)熟练用两类约束方程求解电路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线性电阻电路
  1)理解线性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2)熟练电阻分压电路、分流电路。
  3)熟练单口网络等效简化以及两类电路的互化。
  2)掌握并熟练运用网孔分析法和结点分析法分析电路(包括含有受控源的电路)。
  第四章 网络定理
  1)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和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并能熟练应用这些定理分析和计算电路,熟练应用戴维南定理简化电路分析和求解含源网络的最大输出功率。
  2)掌握含源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包括含有受控源的电路)。
  第五章 多端元件和双口网络
  1)熟练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关系,及阻抗变换性质。
  2)理解双口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熟练分析双口网络的网络参数(R、G、H、T)。
  第七章 动态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1)熟悉电容与电感元件,理解电容的电压电流关系、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
  2)熟练电容与电感储能的求解,熟悉状态变量的概念以及开关电路初始条件的求解。
  第八章 一阶电路分析
  1)理解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
  2)熟练时间常数的概念及求解方法。
  2)掌握运用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电路。
  第十章 正弦稳态分析
  1)熟悉正弦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及有效值相量的表示方法。
  2)熟悉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R、L、C元件阻抗与导纳及他们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
  3)熟练分析一般正弦稳态电路,熟练单口网络的相量模型。
  4)掌握运用叠加定理分析正弦稳态电路。
  第十一章 正弦稳态的功率
  1)理解并熟悉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平均功率、复功率。
  2)掌握最大功率传输(共轭匹配)定理及平均功率的叠加。
  3)熟练功率因素及功率因数补偿问题。
  第十二章 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
  1)理解网络传输函数,熟悉网络滤波特性的判断(高通、低通、带通、带阻)。
  2)熟悉RLC串联/GLC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角频率、品质因素、通频带、特性阻抗等概念。
  第十三章 含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
  1)熟悉耦合电感VCR时域及相量形式,同名端,耦合系数的概念。
  2)理解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熟练耦合电感的串联和并联。
  3)掌握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并掌握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
  三、题型及分值
  选择题30%
  计算题70%
   
  参考教材:
  《电路分析》第二版   高教出版社出版   胡翔骏主编
  《工程电路分析基础》   科学出版社   钟洪声主编
  
 

考试科目 复试 数字电路
 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考试总分 200分(推免生复试100分)
 
 
  一、总体要求
  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大纲适用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工科电子类非计算机专业方向。
   
  二、内容及比例
  1.数系和编码
  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和十进制的表示方法及相互转换。
  掌握符号数的不同表达方式及相互转换方法;掌握符号数加减运算的基本规则;
  掌握常用BCD码、格雷码。
  2.逻辑门电路
  掌握CMOS逻辑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使用晶体管构成反相器、与非、或非等电路结构。理解CMOS传输门、三态输出结构和漏极开路输出结构;
  理解CMOS器件的电平范围、噪声容限、驱动能力、延迟时间和动态功耗等基本概念。
  3.组合逻辑原理
  掌握逻辑代数基础:公理、定理,对偶、反演关系以及在逻辑代数化简时的应用;逻辑函数的标准积之和、标准和之积、真值表等表达形式;函数化简方法和卡诺图化简方法;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掌握利用基本逻辑门进行组合电路的设计方法;
  掌握无关项的处理、冒险问题,了解多输出逻辑化简的方法。
  4.组合逻辑实践
  掌握应用常见中规模集成电路(MSI)逻辑器件作为设计的基本元素完成更为复杂的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方法,包括:译码器、编码器、多路复用器、比较器、全加器、三态器件等计。
   
  5.时序逻辑原理
  理解基本时序元件S-R型、D型锁存器,S-R型、D型、J-K型、T型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时序特性, 功能表,特征方程表达式;
  掌握时钟同步状态机的基本分析方法:时钟同步状态机的基本结构和类型;使用状态表和状态图表示状态机状态转换关系;
  掌握时钟同步状态机的设计:状态转换过程的建立,状态的化简与编码赋值、未用状态的处理-最小风险方案和最小成本方案、使用状态转换表的设计方法、使用状态图的设计方法。
  6.时序逻辑实践
  掌握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掌握利用基本的逻辑门、已有中规模集成电路(计数器、位移寄存器等)作为设计的基本元素完成更为复杂的时序逻辑电路设计的方法。
  7.存储器及其应用 了解存储器(ROM,SRAM)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理解存储器在数字逻辑系统设计的硬件实现中的运用。
       
  三、题型及分值比例
  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分析设计题。
       
  参考书目 《数字设计原理与实践(第四版)》,John F.Wakerly,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