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调剂 - 正文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考研调剂信息

来源: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3-3-5 20:14:07

2013年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考研调剂信息

一、研究所概况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原名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创建于1954年,是我国最早系统地开展地震工程和安全工程研究的研究所。目前我所设有完整的研究专业方向和齐全的实验设备、人才队伍雄厚、图书资料齐全,与国外数十个研究机构有合作与交流关系,学术交流活跃、气氛浓厚,在国内外赢得很高学术声誉,被国内外誉为中国培养地震工程人才的基地

建所五十年来,我所在地震工程研究的各分支学科都是我国的先驱,率先开展了强震观测、工程地震、结构抗震、震害预测、地震模拟试验、抗震设计规范、工程振动测量等研究。并获得20多项国家级和200余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

工程力学研究所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4人,博士生导师42人,高级科技人员122人。有土木工程博士一级学位点; 6个博士学位点: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等和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一个土木工程硕士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9个: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工程力学、固体力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等。

 详情请登录(http://www.iem.ac.cn

二、2013年我所调剂需求专业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工程力学、固体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地质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地理信息系统。

  三、调剂程序

  1、请调剂考生,登录http://tiaoji.iem.cn注册调剂用户

  2、在调剂志愿栏选择调剂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3、录入相关调剂信息,其中招生导师信息可登录http://tiaoji.iem.cn网站查询

  4、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管理平台”调剂功能开通后,请登录http://yz.chsi.com.cn,进行正式调剂报名。

5、待全国招生录取工作会议结束后,如初试成绩上线,能参加复试者(免收复试费),我们会以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另行通知。

四、录取后的有关待遇

1、研究所实行优秀奖学金制。一等奖学金8000/年·生,获奖比例20%;二等奖学金4000/年•生,获奖比例40%。每学年进行评定。

2、助学金。每月除按国家规定领取普通奖学金外,还可享受研究所补贴和就餐补助。每年共计7200/年·生,按12个月发放,助学金覆盖率100%

3、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20000/生。

4、助研津贴。若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导师还视情况为学生发放助研劳务费。

5、单项奖励。优秀毕业论文获得者每人可获3000元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还可申请“刘恢先地震工程奖学金”,奖励额度为10000/人;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可获得科研论著奖(以2012年为例,以我所为第一单位发表的EI检索论文可获得每篇4000元的奖励)。

6、研究所承担了众多国家级科研任务和研究项目,拥有多渠道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途径。为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活跃的创新思维提供了重要保障。

7、研究所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办公环境和生活条件。每名研究生基本都配有电脑,便于学习。回所住宿期间,目前免收公寓费、水、电、网络费。研究所正在筹建新的研究生综合楼,预计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

8、符合我所有关文件规定和要求的在学硕士生可在第二学年申请硕博连读,经资格审核、面试通过后可转为博士研究生。

五、培养方式

1、培养年限:研究所硕士培养年限为三年,实行“所校联合、两段式教育”。第一学年基础课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代培,第二、三学年回所做论文。

2、学费:8000/年·生。

3、就业:研究生的就业工作实行双向选择的原则。就业去向以地震局系统各单位、科研设计单位、高校等,就业领域较为广泛。

六、特别提示

1、研究所招收名额有限,请诚信调剂,确认录取后按期入学报到并完成学业。

2、本科毕业学校为“985”、“211”院校的考生申请调剂,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七、联系方式

 址:http://www.iem.ac.cn

 箱:jy@iem.ac.cn

   联系人:张老师  刘老师     电话: 0451-86652052 

 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9 

        北京东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外环路1号(北京园区)

我们热忱欢迎有志于服务祖国防灾减灾事业的青年来我所学习,为再创新的辉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