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专业学位代码 430100
工程硕士招生学院(所)、招生领域、专业课考试科目、联系人、联系电话 |
招生学院 |
招生领域 |
专业课考试科目 |
联系人 |
电话 |
制造学院 |
机械工程 |
机械设计基础 |
衡小红 |
85405317 |
仪器仪表工程 |
电工及电子学基础 |
工业工程 |
工业企业管理 |
工业设计工程 |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
冶金工程 |
工程材料学 |
项目管理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学院 |
物流工程 |
管理学 |
邓富民 |
85415581
http://www.mescu.org |
工业工程 |
管理学 |
项目管理 |
管理学 |
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 |
化工原理 |
罗泸蓉 |
85401308 |
冶金工程 |
冶金原理 |
动力工程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
制药工程 |
有机化学 |
生物工程 |
微生物学 |
安全工程 |
安全学原理 |
高分子学院 |
材料工程 |
高分子化学及物理(1) |
徐小惠 |
85461787 |
高分子研究所 |
材料工程 |
高分子化学及物理(2) |
王勤 |
85405417 |
材料学院 |
材料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方向) |
材料科学导论 |
胡英 |
85418895 |
材料工程(无机材料方向) |
普通化学 |
材料工程(金属、纳米、复合材料方向) |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材料方向) |
生物医学工程基础
(普通物理、普通化学) |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仪器及医学图像方向) |
计算机技术基础 |
水电学院 |
水利工程 |
水力学 |
骆红 |
85405611 |
农业工程 |
灌排工程 |
电气信息学院 |
电专工程 |
电路原理 |
颜嘉玲 |
85405101
88081985 |
控制工程 |
电路原理 |
建筑与环境学院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建筑设计基础 |
周沁 |
85404242 |
环境工程 |
环境学导论 |
计算机学院
(软件学院) |
计算机技术 |
微机原理 |
陈蓉
张罡 |
85468665 |
软件工程 |
数据结构、C语言 |
电子信息学院 |
电子与通信工程 |
电路分析 |
景毅 |
85463873 |
集成电路工程 |
电路分析 |
光学工程 |
大学物理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医学生物学 |
王燕秋 |
85412704 |
生物工程 |
生物化学 |
720研究所 |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
核技术基础 |
谢勤彬 |
85412374 |
轻纺学院 |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制革方向) |
微生物学 |
梁丽 |
85405840 |
纺织工程 |
纺织材料基础 |
上述工程硕士招生计划除“项目管理”限招200名外,其余领域招生名额不限,由我校自定。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创新药物研发综合大平台)工程硕士招生目录 |
招生学院 |
招生领域 |
研究方向 |
专业课考试科目 |
联系人 |
电话 |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创
新药物研发综合大平台) |
制药工程 |
化学药物的设计、合成及规模化生 |
有机化学 |
何谷 |
(028)
85503817
13551162426 |
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及规模化生产 |
有机化学 |
生物技术药物的制备、纯化及规模化生产 |
有机化学 |
现代药物分析技术 |
有机化学 |
纳米生物材料及制剂的设计及规模化生产 |
有机化学 |
纳米生物材料及制剂的设计及规模化生产 |
有机化学 |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及优化 |
有机化学 |
现代制药企业管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和
药事管理 |
有机化学 |
生物医学
工程 |
抗体药物的设计、制备及规模化生产 |
细胞生物学 |
李锐 |
(028)
85503817
15982828657 |
疫苗的设计、制备及规模化生产 |
细胞生物学 |
蛋白质药物的设计、制备及规模化生产 |
细胞生物学 |
基因治疗的设计、制备及规模化生产 |
细胞生物学 |
生物技术药物的制剂工艺 |
细胞生物学 |
生物技术药物分析技术 |
细胞生物学 |
生物工程 |
基因重组工程 |
细胞生物学 |
杨黎 |
(028)
85503817
1592818524c |
蛋白质工程 |
细胞生物学 |
细胞工程 |
细胞生物学 |
发酵工程 |
细胞生物学 |
靶向药物的设计及优化 |
育机化学 |
靶向给药工程 |
有机化学 |
国家创新药物研发综合大平台是以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核心单位建立的一个国家级新药创制基地,主要从事创新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和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该大平台位于成都市中心的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和高新区华西科技园,总投资超过5亿元,按国际标准整体设计、集中建设而成,是目前国内重要的综合性新药创制基地之一,拥有药物研发相关的各种先进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3亿元)、关键技术和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四川大学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制药工程和生物工程三个工程硕士领域,面向全国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为充分发挥四川大学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的优势,加强成都市生物医药企业高层次制药工程人才的培养,提高企业的新药研发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成都市科技局与四川大学共同组织实施了“市校企联合培养制药工程硕士计划”。经全国联考符合我校录取要求,在该大平台攻读制药工程硕士学位的成都市制药企业在职人员,成都市科技局将给予每人15000元的学费资助。进入该大平台学习的工程硕士研究生,除完成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外,还要根据各自的发展特点,分别在相关技术平台接受各种科研环节的训练和关键技术的培训,切实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研究生在读期间,将围绕所在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需求选择研究课题。
该大平台囊括了从药物靶标发现与确认、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新药合成与开发、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到中试生产、制药工程等一整套的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具体包括:(1)药物新靶标的研究与确定;(2)新药设计、先导化合物优化与药物早期评价;(3)化学及多肽药物合成;(4)小分子化合物库的设计与制备;(5)高效药物筛选与高效筛选样品库制备;(6)药效学评价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拥有100余种动物模型);(7)天然药物提取、分离及单体化学结构修饰;(8)生物技术药物分离、分析及规模化制备(已建立了重组蛋白50L发酵、腺病毒30L发酵、质粒DNA克级生产规模以及脂质体药物中试生产及纯化工艺等技术);(9)药物新制剂技术(特别是纳米新剂型、靶向给药剂型);(10)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GLP);(11)现代药物分析技术;(12)药物产业化合成工艺及大规模生产技术研究;(13)制药过程监测、质量控制和药事管理。目前有100余个新药处于开发的不同阶段。
该大平台拥有高水平的新药研发队伍和师资力量,有高级职称人员100多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5人(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学者2人、长江学者8人、国家杰青15人),牵头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及重点项目。已在多种国际杂志上发表SCI论文600余篇,申请了国内外专利100余项。另外,该大平台注重产、学、研结合,与国内多家大型制药企业和药物研发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现代化、高水平的新药创制基地和高端的制药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创新药物研发综合大平台热忱欢迎从事新药研发及相关专业的人员报考在职攻读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