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大纲 - 正文

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考研大纲

来源:3773考研 2014-10-8 19:26:09

据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考研大纲(官网)已发布,详情如下: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335)
  一考查目标
  “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测试考生的文化常识、科学知识、语言文字知识、
  逻辑知识和写作等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等设备。
  三、题型结构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知识测试与能力测试相结合的测试
  方法。题型分选择题、改错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形式,所占分值大约
  分别为:选择题10分、改错题20分、简答题50分、论述题30分、写作题40
  分。
  三考查要点及比重
  1.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等领域知识,以大学本科毕业生应知应会的知识为主。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所占比重:15%)。
  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及研究方法;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历史学的特点、功能及学科体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学;社会学的创立与形成、西方社会学理论、全球性社会问题、转型性社会问题;政治学的产生和发展、当代中国政治学、依法治国;法学的性质与功能、法学的发展历史。
  (2)管理科学基础知识(所占比重:约8%)。
  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现代管理思想及其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管理的基本方法、管理信息等。
  (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所占比重:约12%)。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的功能与作用、科教兴国战略;古代世界科技强国发展简史、近代世界科技强国发展简史、现代世界科技强国发展简史;系统科学、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与信息论、复杂性理论;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纳米技术及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干细胞技术与疾病治疗、新能源技术。
  (3)中国古文化常识(所占比重:约10%)
  中华文化的形成与特点;天文与地理;官制与科举;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姓名与称谓;藏书与版本知识;古代图书分类、经史子集概说;古代
  技成就。
  2.汉语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包括文字规范、修辞、语法、古汉语等知识。(所占比重:约20%)
  (1)文字规范:汉字常识及使用规范;汉语拼音拼写规则及语音规范;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
  (2)修辞:词语锤炼;词语活用;炼句;常见句式及其修辞效果;常见修辞格及其综合运用。
  (3)语法:词的构成;词及词形、词音与词义;异形词、同音词、多音词、异读词;同义词与反义词、单义词与多义词;句子成分;短语;单句与复句。
  (4)古汉语:通假字与古今字;词的本义与引伸义、古义与今义;实词与虚词;古汉语常见句式;古汉语标点;古汉语今译。
  3.逻辑基础。(所占比重:约10%)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的种类、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的限制、概括与划分、运用概念时的常见错误;判断的主要类型及常见应用错误;推理的种类及常见运用错误;论证的种类及运用错误;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4.写作能力考查。(所占比重:约25%)
  就特定的话题或现象撰写一篇短文章。要求观点明确、举例适当、论述较充分、文字通顺、结构完整、逻辑正确、文体恰当、用词得体、书写整洁。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入学考试“出版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代码:441)
  一考查目标
  “出版专业基础”测试考生从事出版硕士专业学位学习所必须具备的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出版信息检索、出版理论、出版实务、出版史等。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等设备。
  三、题型结构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知识测试与能力测试相结合的测试
  方法。题型采用选择、简答、综合题等形式。各部分所占分值大约为:选择题
  40分、简答题60分、综合应用题50分。
  三考查要点及比重
  1.出版信息检索。(所占比重:约24%)
  印刷型工具书的排检方法;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的特点、类型、功用;常用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的使用方法;书目、索引、文摘的特点、类型及其功用;常用书目、索引、文摘的使用方法;年鉴、手册、名录的特点、类型及其功用;常见年鉴、手册、名录的使用方法;表谱与图录的特点、类型与功用;常用表谱与图录的使用方法;计算机信息检索的特点与及基本方法;网络信息检索的种类及常用搜索引擎。
  2.出版理论知识。(比重:约26%))
  出版与出版学的概念、出版学的学科构成,出版工作的前提条件及一般过程;出版工作者的文化追求及职业道德;编辑工作的特点及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编
  辑人员的几本素质;编辑与读者、作者的关系;出版物的概念、属性与种类;出版业的构成;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类别及其职责。
  3.出版实务知识。(所占比重:约34%)
  书刊形态的知识;书刊结构的知识;书刊版面类型和版面结构知识;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构成;实施出版行政管理的依据;我国对设立出版物生产单位的规定;我国对出版物内容的管理;我国对出版物质量的规定;我国对书号、刊号、版号管理的规定;重大选题备案制度;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作品的范围;著作权的权利种类及保护期;著作权的许可使用;著作权的限制;出版单位使用作品的付酬方式;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编辑工作中的信息采集、选题策划与组稿;审稿;编辑加工;书刊整体设计;校对。印刷要素及各类印刷的特点;书刊印刷用纸的种类和用纸量计算方法;书刊印制常用的其他材料;书刊印前制作的工作内容、程序和要求;书刊印刷质量及装订质量。出版物发行及在出版工作的地位、特点;出版物发行的基本内容和一般过程;出版物购销形式;出版物发行折扣;出版物发行方式与渠道;出版物促销;网上书店。选题报告、审稿意见、送审报告的写作特点和要求;编辑工作书信的写作特点与要求;主要书刊辅文的写作特点与要求;出版物宣传文字的特点与要求。
  4.中国出版史知识。(所占比重:16%)
  印刷术发明前的文字、载体与制作手段;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及对文化的促进作用;古代刻书;古代图书的编辑、出版、销售;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及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近现代著名出版机构;近现代著名出版活动;近现代著名出版人物;近现代著名出版物;中国近现代出版业对当代出版的启迪;中外期刊史。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