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909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电路”要求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分析方法,使学生具备基
本的电路分析、求解、应用能力。 主要考察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
本理论的程度,重点考察运用电路分析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1、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约40%)
1)掌握元件模型、电路模型、参考方向及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理解电压、
电流、功率等物理量的意义及各量之间的关系;掌握电阻、电容、电感、电压源、
电流源及受控电源等元件的伏安关系;掌握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
2)树立等效的概念;掌握和运用无源二端网络、含源支路和实际电源模型
的等效变换及等效电路;掌握含受控电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化简;掌握无源 Y-△
变换。
3)掌握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熟练应用回路电流法和节
点电压法对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4)了解互易定理、特勒根定理。掌握叠加定理,齐次定理、替代定理、戴
维南定理、诺顿定理和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熟练应用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来分
析计算电路。
2、动态电路与正弦稳态电路分析(约35%)
1) 掌握电容与电感元件,电容的电压电流关系,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电
容与电感的储能,一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
2) 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熟练应用三要素法
求解一阶电路的响应。
3) 了解二阶电路的微分方程、特征方程和电路固有频率(特征根)的概念;
正确判断二阶电路响应的性质;掌握 RLC 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和全响应的分析方法。
4)掌握正弦量、相量、相量模型及相量图等基本概念;熟练运用相量形式
电路定律分析阻抗和导纳的串、并联电路;熟练运用相量法分析电路的正弦稳态
响应;掌握正弦稳态电路中的功率计算、复功率的计算以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及基本方法。
3、典型电路分析及拉普拉斯变换(约 25%)
1)掌握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耦合电感的串联和并联、耦合电感的去耦等
效电路、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理想变压器及阻抗变换的概念;熟练分析含耦
合电感电路及理想变压器。
2)理解谐振、选择性、品质因数及通频带以及带通滤波特性等概念;掌握
RLC 串联谐振、并联谐振的各自特点;熟练分析简单串、并联谐振电路;了解
网络函数、网络函数的频率响应、滤波器的概念。
3)了解三相电源和三相电路的组成、对称与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掌握
对称与不对称三相电路中电压、电流与功率的计算。掌握对称三相电路归结为一
相的计算方法。
4)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分解方法及谐波的概念;掌握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
值、平均值和电路平均功率的求法;熟练运用叠加定理计算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的稳态响应。
5)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及基本性质,拉普拉斯反变换,熟练应用拉普
拉斯变换分析线性电路。了解网络函数的定义及性质,极点、零点、冲激响应和
频率响应,任意电路状态方程的建立。
6) 了解二端口网络的概念;掌握二端口方程和参数、二端口的等效电路和
二端口网络的连接以及含二端口网络的电路分析。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本试卷为分析计算题:1、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约 40%);
2、动态电路与正弦稳态电路分析(约 35%);3、典型电路分析及拉普拉斯变换
(约 25%)。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允许使用计算器(仅仅具备四
则运算和开方运算功能的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
器。
五、参考教材
1、江缉光、刘秀成主编,《电路原理》(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年。
(主要参考教材)
2、邱关源主编,《电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辅助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