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考网 - 考研 - 考研大纲 - 正文

2019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考研考试大纲

来源:爱考网 [2018-9-23]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海南省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坐落在美丽的滨海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口市。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海南省第一批重点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学科教育(思想政治)专业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海南省A类学科(争创全国一流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学院接受推荐免试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和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也欢迎报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和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
一、学科专业介绍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既应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应该进行整体性研究,以利于完整地把握它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一级学科,它与哲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政治经济学方向、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含党的建设)等方向一道,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目前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又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6个研究方向。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02年成为海南省重点学科,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招收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专业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2011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成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现拥有4个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教学团队。
现有专任教师47名,其中研究生导师3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人)。导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占85.2%,有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3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1人、提名奖3人,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4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人。近五年来,研究生导师主持在研国家级课题16项,其中重大课题1项,重点课题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成果奖22项。初步形成了一支学科布局合理、研究实力较强、教学经验丰富、学历职称层次较高的科研与教学团队。
    二、研究方向介绍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介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现已形成了5个具有特色、相对稳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理论表达,是关于世界发展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在分别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重点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采,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认识社会现实和历史问题。
本学科方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为研究重点,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新时代研究,二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与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研究。夯实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理论之“本色”,凸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特色”。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特别是研究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的学科。该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重点展开。该学科在研究中需要联系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实际,但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学科有所不同,它注重整体性、总体性研究,着眼于一般特征和基本规律的研究,而不局限于历史或现实的某个领域、方面、事件的具体研究。
本学科方向注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建设研究,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与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研究。
3.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社会、国家、阶级或社会集团自觉以某种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法制观念,特别是核心价值体系对其成员和国民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和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人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本质和规律,以期教化、影响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
本方向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资源和方式方法创新研究,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比较与传统资源研究;二是社会思潮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4.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主要是指中国在近现代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重大的和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是系统研究近现代以来中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探索社会发展道路并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的学科。这个学科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紧密联系的,它不是具体地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具体人物、具体事件,而是着眼于从总体上研究和把握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该学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侧重于对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的研究和把握。
本学科方向注重中国近现代发展道路问题研究,重点有二:一是突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民族独立与强国富民这两大历史任务为主线,研究中国人民救国、建国的理论与实践;二是近现代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区域发展研究,琼崖革命史和海南党史研究,突出地域特色。
5.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指世界其他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发展和研究,其中包括国外共产党、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从理论与实践上的运用和发展,从文本、理论和流派等多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及流派的发生、演变及基本思想的学科。这个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学科有密切联系,但它侧重于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既考察它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联系,又着重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世界的变化和演进,以及它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本方向注重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研究,突出以下两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一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当代马克思主义和复兴社会主义的研究;二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
(二)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简介
本学科方向注意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中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资源,将理想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和爱的教育等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开拓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教学、小组研讨、案例教学、见习实习等方式进行培养。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见习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三、培养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掌握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及流派;掌握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的基本经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基本规律和所形成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沿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问题;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科学方法,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具有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很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指导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研究和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够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研究、专业教学、宣传和党政工作;以健康的身心适应学习与工作。通过勤奋学习、严格训练,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和理论创新者。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突出专业的综合性、思想性和实践性,注重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素养、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小组研讨、案例教学、见习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招生咨询联系人及电话:李老师 0898-65884212
 
附件1:
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编制表
(学术型)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初试考试科目 复试
笔试科目(1门)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2门) 备注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05思想政治教育
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经典著作
④80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实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①马克思主义
哲学
②政治学原理 
     
     
招生单位负责人(签字):       
招生单位(盖章):                        2018 年  月  日
 
附件2:
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编制表
(专业型)
招生领域(方向)名称及代码 初试考试科目 复试
笔试科目(1门)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2门) 备注
学科教学
(思政)
045102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3教育综合
④ 90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实践 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
②政治学原理
 
    
    
招生单位负责人(签字):       
招生单位(盖章):                        2018 年  月  日

 
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初试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经典著作  
适用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分数 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
综合考试科目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80分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7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简 答 题:   6题,约90分
分析论述题: 2题,约60分
二、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经典著作》科目考试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典著作两部分,要求考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经典篇目的写作背景、主要观点及当代意义,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一、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二、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一、实践与认识
二、真理与价值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一、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二、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一、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二、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三、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终实现
一、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经典篇目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基本观点及具体运用。
1、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2、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3、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
4、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主要包括: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上的讲话、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初试)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实践 
适用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分数 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
综合考试科目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 约40分
第二部分 简答题(简述题)     约40分
第三部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  约7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约5题,共40分
简答题:约4题,共40分
分析论述题: 约2题,共70分
二、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实践科目》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等两门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绪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基本范畴;学科特点和学科体系。
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与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根源和标志;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列宁的灌输理论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四大基本功能
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节与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与教育引导规律;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
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体系和意义。
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征、职能和素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重点对象、主要对象;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正确认识青年工人、农民、学生在新时期的新特点;掌握科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要方法;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六个主要原则及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具体方法和教育方法。
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及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类型与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运用与开发。
第九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及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新课题;网内与网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第十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及其类型;环境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选择与建设
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评估
着重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含义和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目标、计划、规范、信息、队伍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形成、执行和反馈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评估的标准及原则以及评估的可行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要求和具体分析
第十二章: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和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构成与特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建设
第十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途径
第二部分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绪论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开端
马克思主义的最初传入与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轫;大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蓬勃开展
第二章 土地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艰辛探索
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红军反“围剿”斗争和长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局转换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日趋成熟
全面抗战路线的宣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夺取抗战胜利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实践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实践
动员全国人民参加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的思想政治教育;解放战争时期的党内教育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推进
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围绕党的主要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展开;党的八大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探索与形成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曲折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过程和两种趋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制度化的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多种形式与载体的运用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挫折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失误;“文化大革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危害;批判极左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暂转机
第八章 历史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拨乱反正
“文化大革命”结束和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恢复;真理标准的讨论与思想解放大潮的兴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性转折
第九章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展开
党的十二大和群众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展开;党的十三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曲折与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设
第十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
第十一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第十二章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复试)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适用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 及 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约5小题,共20分
简答题(简述题):    约4小题,共4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约2小题,共4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55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2.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五、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2.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七、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4.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5.建设美丽中国
十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全面深化改革
3.全面依法治国
4.全面从严治党
十二、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1.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224
2.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31
十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2.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四、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2.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54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申明网站导航手机版

© 2004 - 2018 爱考网(琼ICP备12003406号 闽ICP备08106227号)

本站大部分信息来自于官方网站及新闻媒体, 如有侵犯您的隐私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