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考研 - 历年真题答案 - 考研专业课 - 正文

2015考研中医综合考研真题试题

来源:2exam.com 2014-12-28 16:52:27

 

61.患者干咳时作,饥不欲食,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选用

  A 沙参麦冬汤B 竹叶石膏汤C生脉散D麦门冬汤

  62.患者饮食难下,呕吐物如赤豆汁,胸膈疼痛,形体消瘦,舌质紫暗,脉细涩。治宜选用

  A 滋阴养血,破血行瘀B益气滋阴,活血化瘀

  C 清热凉血,破血行瘀D 开郁化痰,活血化瘀

  63.患者尿血日久,头晕耳鸣,神疲乏力,腰背酸痛,。舌淡脉弱,其辨证是

  A膀胱湿热B 肾虚火旺C 肾气不固D脾不统血

  64.患者与人争吵后,胁肋疼痛,迁延日久,隐痛绵绵,头中烦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治宜选用

  A 血府逐瘀汤B 柴胡舒肝散C 逍遥散D 一贯煎

  65.黄疸形成的关键病理因素是

  A 热邪B 寒邪C瘀血D 湿邪

  66.患者精神恍惚,心神不安,悲忧善哭,多疑易惊,时时欠伸。治宜选用

  A归脾汤B甘麦大枣汤C 丹栀逍遥散D 朱砂安神丸

  67.疟疾日久,遇劳易发,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短气懒言,舌淡脉弱。其诊断是

  A 嶂疟B寒疟C劳疟D正疟

  68.患者小便不畅,情志抑郁,胁腹胀满,苔白脉弦。治宜选用

  A 四逆散B 木香顺气散C 沉香散D 五磨饮子

  69 患者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如刀割,入夜尤甚,伴有皮肤红斑,壮热烦渴,舌红少津。治疗应清热通络,祛风除湿,又需

  A 凉血解毒B 化痰散结C 养阴生津D 养血化瘀

  70.痴呆的基本病机是:

  A 积损正伤,心神失养B 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C 年老体衰,心脾两虚 D 气火痰瘀,上扰清窍

  71.患者不寐,急躁易怒,头晕目眩,头痛欲裂,大便燥结,三日未行。治宜选用

  A龙胆泻肝汤B 丹栀逍遥散C 增液承气汤D当归龙荟丸

  72 下列属于“虚则补之”针灸原则的是:

  A 陷下则灸之B菀陈则除之C邪盛则虚之D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73.不属于足少阳肾经腧穴的是

  A 前阴病B咽喉病C 后阴病D 足跟病

  74.命门穴旁开3寸的腧穴是

  A 肾俞B腰阳关C 稚边D 志室

  75.治疗胃病依据原络配穴法应选用的腧穴是

  A冲阳、公孙B 章门、内关C 丰隆、太白D脾俞、中脘

  76.阳经欷穴多用于治疗

  A腑病B 脏病C 血证D 痛证

  77 下列腧穴中,即属于原穴又属于输穴的是

  A 合谷B 太白C 外关D 足临泣

  78.针刺治疗腹部的主穴是

  A 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B 中脘、足三里、内关、章门

  C 内关、天枢、足三里、内庭D 中脘、章门、足三里、支沟

  79.患者心悸时作,头晕少寐,遗精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除主穴外,还应配

  A 肾俞、太溪B 肝俞、太冲C 心俞、太渊D脾俞、太白

  80.下列各项中,不宜毫针深刺的是

  A 体型肥胖B秋冬季节C热证新病D 肢体部的腧穴

  二、B型题:81~1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A、B、C、D是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请从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运行水液B.通调水道C.运化水湿D.泌别清浊

  81.三焦的功能是

  82.小肠的功能是

  A.痰饮B.溢饮C.支饮D.悬饮

  83. 饮邪停于胸者称为

  84. 饮邪停于胃肠者称为

  A.阳气亢盛,损伤阴精B. 阳气虚损,阴气以生,导致阴阳两虚

  C.阳气虚衰,阴气相对偏盛D.阳盛至极,热盛于内,排斥阴气于外

  85. 阳损及阴是指

  86. 阳盛格阴是指

  A.肝脾不调B.脾肾阳虚C.脾虚气陷D.脾胃虚寒

  87. 引起大便时溏时结的原因

  88. 引起排便不爽的原因

  A.鱼翔脉B.虾游脉C.雀啄脉D.解索脉

  89.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似有似无者为

  90. 脉在筋肉连连数息,三五不调者为

  A.肾精不足证B.肾气不固证C.肾阴虚证D.肾阳虚证

  91.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月经淋漓不尽,舌淡脉弱者证属()

  92. 腰膝酸软,发脱齿松,经闭不孕,舌淡脉弱者证属()

  A.吴茱萸B.小茴香C.高良姜D.丁香

  93.治疗厥头痛,宜选用的药物是

  94. 治疗虚寒泄泻,宜选用的药物是

  A.活血祛瘀,行气止痛B.活血祛瘀,祛风除湿

  C.活血止痛,化瘀止血D.活血行气,祛风除湿

  95.三七、五灵脂的功效共同点是

  96. 川芎,延胡索的功效共同点是

  A.旋覆花B.白前C.前胡D.紫苏子

  97. 功能降气化痰,又能降逆止呕的药物是

  98. 既能降气化痰,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

  A桂枝B干姜C甘草D附子

  99.四逆散于四逆汤组成中均有的药物是

  100. 四逆汤与当归四逆汤中均有的药物是

  A 温阳健脾B益气健脾C健脾止泻D 温阳止泻

101.实脾散与温脾汤均有的功效

  102. 健脾丸与归脾汤均有的功效

  A 石膏汤B 大青龙汤C 大秦艽汤D 防风通圣散

  103.解表、清热、攻下宜用的方剂

  104. 表里、气血、三焦同治的方剂

  A麻杏石甘汤B 桑白皮汤C 苏子降气汤D 三子养亲汤

  105.患者咳喘,胸部胀满,咳痰粘稠,伴恶寒身痛,身热无汗,舌红苔黄,脉滑,治宜选用

  106. 患者咳喘,胸部胀痛,咳痰黄稠,伴口渴便秘,身热烦渴,舌红苔黄,脉滑。治宜选用

  A 天王补心丹B 生铁落饮C 化肝煎D 二阴煎

  107.狂病火盛阴伤证,治宜选用

  108. 瘿病心肝阴虚证,治宜选用

  A增液汤B润肠丸C桃花汤D驻车丸

  109.痢疾属阴虚证者,治宜选用

  110. 便秘属血虚证者,治宜选用

  A头痛昏蒙B头痛隐隐C头痛且胀D头痛且空

  111.血虚头痛的主症特点

  112. 肾虚头痛的主症特点

  A中极、次髎、三阴交B肾俞、太溪、三阴交

  C关元、足三里、三阴交D带脉、中极、三阴交

  113.针灸治疗痛经实证宜选用

  114. 针灸治疗痛经虚证宜选用

  A耳聋取听宫B腰背取委中C痰多取丰隆D失眠取心俞

  115.属于近部取穴的是

  116. 属于远部取穴的是

  A行间、侠溪B血海、三阴交C中脘、丰隆D内庭、阴陵泉

  117. 针灸治疗脾胃虚热型蛇串疮,宜选用

  118. 针灸治疗肝经热郁型蛇串疮,宜选用

  A手少阳三焦经B足少阳胆经C手太阳小肠经D足厥阴肝经

  119.天宗穴所属的经脉是

  120. 大墩穴所属的经脉是

  三、X型题:12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2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有

  A 古代自然科学的渗透B 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C 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D 长期医疗经验的积累

  122.“抑木扶土”法适用于

  A 脾失健运B 胃失和降C 肝气犯胃D肝旺脾虚

  123.心肾相交体现为

  A 水火既济B 君相安位C 精神互用D精血互化

  124.与“心与小肠相表里”相关的是

  A心与小肠在五行同属火B 心经与小肠经相互络属

  C 心经火盛,可移热于小肠D 小肠热盛,可循经上炎于心

  125.气的作用中,与调节尿液和汗液有关的是

  A 温煦作用B 气化作用C 推动作用D 固摄作用

  126. 属于十二经生理功能的是

  A调节全身气血B束骨而利关节

  C调节骨节经脉D保护脏器组织

  126. 属于十二经筋生理功能的是

  A调节全身气血B束骨而利关节

  C调养骨节经脉D保护脏器组织

  127. 过度愤怒可导致

  A飧泄B呕血C昏厥D薄厥

  128. 可导致咳嗽少痰,痰黏难咯,口咽干燥的原因是

  A痰热郁肺B燥邪袭肺C风热犯肺D肺津耗伤

  129. 下列各项中,属于“寒从中生”的有

  A阳气虚衰,阴寒内生B阳气虚衰,寒饮停聚

  C寒邪直中,伤及脾胃D饮食生冷,伤及中阳

  130. 下列叙述中,属于从治法的是

  A阳中求阴B通因通用C火邪开室D阴病治阳

  131. 佝偻病患儿可见

  A、方颅B、解颅C、扁平胸D、漏斗胸

  132. 关于白苔临床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苔薄白而润,可见于外感表证初期

  B、苔白而厚腻,多为水饮内停

  C、苔白厚如积粉,扪之不燥,常见于食积胃肠

  D、苔白腻而燥,可因湿浊内阻,气不化津而致

  133. 热盛伤津的舌象可表现为

  A、短缩舌B、强硬舌C、苔焦黄而燥D、苔灰黑而干

  134. 属于血热所致月经异常的是

  A、月经先期B、月经后期C、经色深红粘稠D、月经过少

  135.属于弦脉主病的有

  A、肝胆病B、痛证C、痰饮D、宿食

  136. 关于表证与里证鉴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证起病较急,里证起病较缓B.表证不见沉脉,里证不见浮脉

  C表证舌象少有变化,里证舌象多有变化D.表证以恶寒为主,里证以发热为主

  137. 属于血瘀证表现的是

  A.疼痛常在夜间,喜温喜按B. 出血反复不止,血色紫暗

  C.面色黧黑,舌色淡紫D、肌肤甲错

  138. 属于痰热壅肺证表现的是

  A、咯痰黄稠B、气喘鼻煽C、喉间痰鸣D、胸闷胸痛

  139. 属于寒湿困脾证临床表现的是

  A.腹部冷痛,喜温喜按B.面目发黄,晦暗不泽

  C.头身困重,恶心D.肢体浮肿,小便短

  140. 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均可表现为

  A.心悸脉细B.头晕舌淡C.心烦烘热D.失眠多梦

  141.具有沉降药性的药物是

  A.利水渗湿药B. 息风止痉药C.止咳平喘药D.收敛止血药

  142. 既能疏散风热,又能利咽、透疹的药物是

  A.薄荷B.牛蒡子C.蝉蜕D.浮萍

  143. 可用于治疗温毒发斑的药物是

  A.贯众B.穿心莲C.板蓝根D、大青叶

  144. 桑寄生、狗脊均主治

  A、风湿痹证B.白带过多C、腰膝酸软D.胎动不安

  146.属于香橼功效的是

  A.活血止痛B.疏肝解郁C.理气和中D.燥湿化痰

  147.具有收敛止血功效的药物是

  A.蒲黄B.侧柏叶C.紫珠D.槐花

  148.属于琥珀主治病证的是

  A.淋证癃闭B.心腹刺痛C.惊风痫病D.头晕目眩

  149.属于龟甲功效的是

  A.滋阴替阳B.益肾健骨C.软坚散结D.养血补心

  150.具有涩肠止泻功效的药物是

  A.金樱子B.覆盆子C.五倍子D.五味子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