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070301 无机化学 |
指导教师 |
考试科目 |
01 |
稀土光功能材料的研发 |
苏锵* |
一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19物理化学(甲)或611生物化学(甲)④819无机化学或820有机化学或821分析化学
二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02高等数学(乙)或617普通物理(甲)④809固体物理或811量子力学或825物理化学(乙) |
02 |
稀土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发光性能的研究;新型纳米材料的构筑及性能的研究;稀土及过渡金属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 |
张洪杰* |
03 |
纳/微米结构发光材料及其在FED显示及照明领域的应用;稀土纳米发光材料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林君 |
04 |
光、电、磁功能材料合成与结构;新型稀土镁合金材料研究 |
孟健 |
05 |
超高强铝合金的制备、性质与应用研究 |
马贤锋 |
06 |
生物无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纳米材料在生物上的应用 |
倪嘉缵* 刘琼◇ |
07 |
生物分子构像与功能、生物纳米材料、生物电化学、药物合成 |
曲晓刚 |
08 |
纳米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药物筛选,无机、有机化学 |
任劲松 |
09 |
离子液体;绿色分离材料;稀土绿色分离化学与清洁工艺 |
陈继 |
10 |
新型纳米涂料的研制 |
王成 |
11 |
LED等用高效发光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纳米光信息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
尤洪鹏 |
12 |
稀土分离化学与低碳清洁冶金;金属-杯芳烃配位化合物与超分子化学 |
廖伍平 |
13 |
功能配合物、分子磁性 |
唐金魁 |
14 |
铜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 |
潘道成 |
15 |
清洁能源材料和高能化学电源 |
张新波 |
16 |
稀土光功能材料的研发 |
李成宇 |
17 |
稀土配位化学及材料化学;稀土金属有机化学及稀土催化 |
孙忠明 |
18 |
稀土功能无机新材料:结晶物理化学过程,电化学储能特性 |
薛冬峰 |
19 |
微/纳米结构材料及其生物医学、环保领域等应用 |
张吉林 |
20 |
生物安全性纳米材料的重新设计,纳米材料调控下的干细胞分化行为 |
张海元 |
21 |
无机功能材料-实验与理论 |
刘孝娟 |
22 |
刺激相应性质的纳米复合材料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
程子泳 |
23 |
微纳米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能源、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
逄茂林 |
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070301 无机化学 |
指导教师 |
考试科目 |
01 |
稀土光功能材料的研发 |
苏锵* |
一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19物理化学(甲)或611生物化学(甲)④819无机化学或820有机化学或821分析化学
二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02高等数学(乙)或617普通物理(甲)④809固体物理或811量子力学或825物理化学(乙) |
02 |
稀土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发光性能的研究;新型纳米材料的构筑及性能的研究;稀土及过渡金属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 |
张洪杰* |
03 |
纳/微米结构发光材料及其在FED显示及照明领域的应用;稀土纳米发光材料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林君 |
04 |
光、电、磁功能材料合成与结构;新型稀土镁合金材料研究 |
孟健 |
05 |
超高强铝合金的制备、性质与应用研究 |
马贤锋 |
06 |
生物无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纳米材料在生物上的应用 |
倪嘉缵* 刘琼◇ |
07 |
生物分子构像与功能、生物纳米材料、生物电化学、药物合成 |
曲晓刚 |
08 |
纳米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药物筛选,无机、有机化学 |
任劲松 |
09 |
离子液体;绿色分离材料;稀土绿色分离化学与清洁工艺 |
陈继 |
10 |
新型纳米涂料的研制 |
王成 |
11 |
LED等用高效发光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纳米光信息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
尤洪鹏 |
12 |
稀土分离化学与低碳清洁冶金;金属-杯芳烃配位化合物与超分子化学 |
廖伍平 |
13 |
功能配合物、分子磁性 |
唐金魁 |
14 |
铜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 |
潘道成 |
15 |
清洁能源材料和高能化学电源 |
张新波 |
16 |
稀土光功能材料的研发 |
李成宇 |
17 |
稀土配位化学及材料化学;稀土金属有机化学及稀土催化 |
孙忠明 |
18 |
稀土功能无机新材料:结晶物理化学过程,电化学储能特性 |
薛冬峰 |
19 |
微/纳米结构材料及其生物医学、环保领域等应用 |
张吉林 |
20 |
生物安全性纳米材料的重新设计,纳米材料调控下的干细胞分化行为 |
张海元 |
21 |
无机功能材料-实验与理论 |
刘孝娟 |
22 |
刺激相应性质的纳米复合材料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
程子泳 |
23 |
微纳米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能源、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
逄茂林 |
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070303 有机化学 |
指导教师 |
考试科目 |
01 |
有机合成方法学及不对称合成、聚酰亚胺合成化学 |
高连勋 |
一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19物理化学(甲)或611生物化学(甲)④820有机化学或82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二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02高等数学(乙)④823普通化学(乙)或825物理化学(乙) |
02 |
有机合成化学,高分子化学,分离膜材料 |
张所波 |
03 |
有机合成方法学 |
董德文 |
04 |
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方法;天然物合成;药物合成 |
韩福社 |
05 |
生物活性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有机合成方法;药物化学 |
王博 |
06 |
富勒烯有机官能化及应用研究 |
高翔 |
07 |
高分子合成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高分子分离膜材料 |
李胜海 |
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070304 物理化学 |
指导教师 |
考试科目 |
01 |
药物质谱及生物质谱,中药活性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
刘志强 |
一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19物理化学(甲)或611生物化学(甲)④819无机化学或820有机化学或821分析化学 二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02高等数学(乙)或617普通物理(甲)④809固体物理或811量子力学或825物理化学(乙) |
02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催化 |
邢巍 |
03 |
催化加氢绿色工艺 |
赵凤玉 |
04 |
药物分析,质谱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 |
宋凤瑞 |
05 |
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钠离子电容器,锂空气电池,储能材料,电化学界面,离子导体. |
王宏宇 |
06 |
新型能源材料设计;石墨烯功能化研究 |
武志坚 |
07 |
SPE水电解、电催化、直接液体燃料电池 |
刘长鹏 |
08 |
单分子催化与能源催化过程研究 |
徐维林 |
09 |
功能高分子复合膜的多学科交叉研究 |
李云琦 |
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指导教师 |
考试科目 |
01 |
可控聚合与新材料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基本问题 |
唐涛 |
高分子化学部分(研究方向为01-24)考试科目: 一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19物理化学(甲)或611生物化学(甲)④820有机化学或82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二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02高等数学(乙)④823普通化学(乙)或825物理化学(乙)
|
02 |
过渡金属化合物、配合物的合成;催化烯烃、双烯烃聚合长链支化烯烃、双烯烃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张学全 |
03 |
导电高分子、二氧化碳共聚物 |
王佛松*# 王献红 |
04 |
导电高分子的应用研究 |
李季△ |
05 |
有机光电材料;光电功能高分子 |
王利祥 |
06 |
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及其在太阳能电池和薄膜晶体管中的应用;共轭高分子合成方法学;纳米共轭齐聚物/高分子及其超分子化学 |
耿延候 |
07 |
生物降解高分子的结构设计与合成;医用高分子的合成与应用评价;基因和药物缓释高分子 |
陈学思 |
08 |
金属有机合成;合成橡胶,聚烯烃、生物降解材料 |
崔冬梅 |
09 |
窄带隙有机材料的合成、性能及器件应用 |
王植源 |
10 |
金属有机化合物合成及偶联聚合;共轭聚合物合成及应用 |
程延祥 |
11 |
生物质资源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结构可控聚合 |
周光远 |
12 |
生物可降解材料;靶向药物;纳米自组装 |
黄宇彬 |
13 |
嵌段共聚物引导组装,生物基高分子材料 |
季生象 |
14 |
嵌段聚合物的自组装;高分子纳米药物;多孔聚合物 |
谢志刚 |
15 |
宽光谱响应有机/无机掺杂光电材料与器件 |
李茂 |
16 |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基因/药物载体,基因/药物控制释放体系,基于干细胞的基因治疗用载体 |
田华雨 |
17 |
生物医用高分子;生物复合材料;组织/器官支架的仿生设计与制备;哺乳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与专用微载体;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 |
章培标 |
18 |
高分子太阳能电池材料,石墨烯材料 |
刘俊 |
19 |
金属有机催化与定向聚合;环境降解高分子 |
程建华 |
20 |
绿色高分子,氨基酸类聚合物的精密合成 |
陶友华 |
21 |
溶液加工型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有机半导体/无机纳米晶杂化材料 |
丁军桥 |
22 |
多功能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表征;骨与软骨组织工程;药物控制释放 |
庄秀丽 |
23 |
金属有机配合物合成、金属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 |
黄维扬◇ |
24 |
高分子非线性流变学,高分子与胶体玻璃前驱体松弛动力学,高分子稀溶液流体动力学 |
安立佳 |
高分子物理部分(研究方向为25-48)考试科目: 一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19物理化学(甲)或611生物化学(甲)④820有机化学或82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二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02高等数学(乙)或617普通物理(甲)④809固体物理或811量子力学或825物理化学(乙)
|
25 |
高分子复杂流体相转变的统计力学 |
王振纲◇ |
26 |
共轭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纳米异质结;有机光电器件的微加工技术 |
韩艳春 |
27 |
新型高分子的溶液行为;多孔高分子材料 |
姬相玲 |
28 |
生物降解高分子改性与加工成型,高分子泡沫结构与性能 |
董丽松 |
29 |
软有序:利用高分子的软物质特征构建有序结构 |
何天白 |
30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闫东航 |
31 |
有机光电子学:有机发光器件、有机光探测器件、有机激光器件、有机自旋器件及有机半导体理论 |
马东阁 |
32 |
高级有序高分子组装体的构筑及其功能和行为;聚合物表面功能化及其与生 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
姜伟 |
33 |
生物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 |
李杲 |
34 |
高分子表面,自组装;高分子形态结构及光谱研究 |
苏朝晖 |
35 |
生物纳米材料的可控组装;功能型蛋白的设计及组装 |
王倩◇ |
36 |
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 |
杨宇明 |
37 |
高分子薄膜光伏电池器件及物理;高分子薄膜电致发光二极管 |
谢志元 |
38 |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 |
门永锋 |
39 |
生物医用及减振聚氨酯材料,高分子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形态学 |
杨小牛 |
40 |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软物质激光光谱学 |
王鹏 |
41 |
高分子胶体和界面的实验、理论和模拟 |
石彤非 |
42 |
高分子复杂体系结构转变与调控的多尺度模拟;胶体玻璃及胶体晶体的设计与性质研究;纳米复合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力学性质研究 |
孙昭艳 |
43 |
高分子材料的辐射改性技术研究;含氟聚合物功能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特种压电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冉祥海 |
44 |
高分子材料的反应加工:反应接枝物的转光,流滴,高压绝缘性能研究;反应挤出共混物的结构-性能-加工关系研究 |
姚占海 |
45 |
软物质理论与模拟 |
Nakamura Issei |
46 |
高分子通用细胞膜粘接材料 |
于喜飞 |
47 |
金属有机配合物合成、金属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 |
郭凌杰◇ |
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081704 应用化学 |
指导教师 |
考试科目 |
01 |
环境催化 |
杨向光 |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6普通物理(乙)或818化工原理或823普通化学(乙) |
02 |
储氢材料/电池材料;轻金属多孔复合材料 |
王立民 |
03 |
化学传感器与机理;电化学仪器与软件;太阳电池材料、机理与测试 |
董献堆 |
04 |
功能性聚酰亚胺纤维;高性能高分子多孔材料 |
邱雪鹏 |
05 |
功能高分子材料 |
王震 |
06 |
功能性聚酰亚胺先进材料 |
杨正华△ |
07 |
水溶性高分子的合成方法研究与应用;耐高温钻井助剂的结构设计与合成;工业废水处理方法研究 |
王丕新 |
08 |
功能密封防护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聂伟 |
09 |
过渡金属化合物、配合物的合成;双烯烃聚合及聚合过程的控制和跟踪;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
白晨曦 |
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085216 化学工程 |
指导教师 |
考试科目 |
01 |
无机化学 |
见各相应专业 |
①101政治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8化工原理或823普通化学(乙)或825物理化学(乙) |
02 |
分析化学 |
03 |
有机化学 |
04 |
物理化学 |
05 |
高分子化学 |
06 |
高分子物理 |
07 |
应用化学 |
注:化学工程专业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中科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硕士生导师 ◇客坐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