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桑代克 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由此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体系。
2.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生命早期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几乎没有影响,这一时期在心理学中被称为 关键期 。
3.元认知指学习者对认知的认知,一般认为它包括对自己作为活动者的认识、对 任务 的认识和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4.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测验量表有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和 斯坦福-比纳 智力测验量表。
5.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维果斯基 。
6.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 道德行为 等心理成分。
7.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 和附属的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
8.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方式)叫场依存性 。
9.作为学习动机的基本构成要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叫 诱因 。
10.学生学习了m(a+b)=ma+mb后,错误地得出lg(a+b)=lga+lgb,这在迁移心理学中称 负迁移 。
11.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 心理自我 的过程。
12. 社会 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品德等方面是通过对社会环境中他人的观察模仿而获得的,因此,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13.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经过认知阶段, 联接阶段 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14.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1989年,又在健康的涵义中增加了 道德健康 的健康。
15.心理学家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 关注学生 三个发展阶段。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开始形成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最早心理发展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 ( × )
2.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力相比,附属内驱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 )
3.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通过研究发现,力求成功者更容易选择非常容易的任务。 ( × )
4.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发展过程。 ( √ )
5.给定信息与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叫问题。 ( √ )
6.一般迁移是指学习者所掌握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学习态度的迁移。 (√ )
7.负强化与惩罚是两个不同含义的概念。 (√ )
8.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记忆效果最好。 (√ )
9.功能固着是一个人意志坚定的表现。 (× )
10.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程度。 (×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