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西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预测卷及答案2 |
来源:2exam.com 2012-11-10 11:06:22 |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 2.C【解析】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遗传和环境。 3.D【解析】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4.B【解析】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强调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5.C【解析】教学程序应体现迁移规律,使教材充分发挥功效。 6.C【解析】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情绪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7.C【解析】根据组织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 8.A【解析】竞争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9.B【解析】略。 10.C【解析】恐怖症与一般恐怖反应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非理性。 11.C【解析】领会是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推断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12.B【解析】人际吸引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点。 13.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价值概念化的理解。 14.C【解析】班级规模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15.C【解析】平时的印象影响到当前的评价属于晕轮效应。 二、多项选择题 1.ACDE【解析】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风格。 2.ACE【解析】略。 3.BCE【解析】略。 4.AD【解析】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引起的动机,属于内部动机。近景性动机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联。 5.ABCDE【解析】略。 6.ABCDE【解析】略。 7.ABC【解析】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8.ABCDE【解析】范例不同,示范法有多种情况。 9.ABC【解析】略。 10.ABC【解析】依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三、是非判断题 1.×【解析】教师作为教学的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这是教师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2.√【解析】略。 3.×【解析】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 4.×【解析】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经过两个步骤,其中第一步创拟确立模型是关键。 5.√【解析】略。 6.√【解析】略。 7.×【解析】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是学习的诱因。 8.√【解析】略。 9.×【解析】形式训练说是l8世纪在西欧形成的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迁移理论。 10.×【解析】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 11.√【解析】略。 12.×【解析】检验假设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13.×【解析】心理学家认为,教师要充当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诸种角色,而并非单单是充当知识传授者。 14.√【解析】略。 15.√【解析】略。 四、情境分析题 (一)1.AB 2.ABCD (二)1.B 2.ACD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