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注意力的发展与教育
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发展中一般已能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听讲、读写、计算等学习活动。但他们的注意容易分散,无意注意占比重较大,注意的情绪色彩很明显。凡属新异的刺激都很容易吸引其注意,学生的年级越低这些表现越明显。因此,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持续时间很长,一节课内的活动形式也要有变化,所用教具应适合学生注意的特点,才能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
(3)记忆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由无意记忆为主发展为以有意注意为主。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按教师的要求和训练,有意识、有目的地记忆许多内容。
②由机械记忆为主向增强理解记忆发展。但从总体来看,小学生的记忆优势还在机械记忆方面。
③由对形象事物识记为主,向增强对抽象内容识记发展。低年级小学生对形象具体事物记忆能力强,而对抽象内容记忆困难。到高年级对抽象内容的记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当然,受占有知识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学生对抽象内容的识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从小学生记忆能力水平和发展趋势看,既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又要十分注意沿着正确方向提高其记忆能力。充分利用小学生对形象具体事物善于机械记忆的优势,把基础知识中必须记忆的字词、符号、成语典故、事实材料等,及时教给他们并加以训练。但对小学生的教育绝不能停留在简单记忆的水平上,要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其对抽象知识内容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记忆能力,以促进整体认识能力的发展。
(4)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①思维能力是认识能力的核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突出表现在由以形象思维为主向以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等良好思维品质需要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注意培养。
②言语是思维发展的外在体现,小学生的言语能力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几方面。在口头言语的发展上,发音的精确度提高,掌握词汇增多,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小学是发展口头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能力也在发展中。因此,与发展思维能力密切联系的言语表达能力,在小学阶段应认真培养和训练。
(5)想象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想象是认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得到迅速发展,已经能够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景物风光等进行有目的的想象,到中高年级可以把自己想象的内容初步写进自己的作文。但小学生的想象多属于再造性的想象,创造性的成分还不很多,这就需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丰富其想象内容,发展想象力,更要特别注意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培养,它对提高认识能力,乃至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创造型人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