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课教师——有中国特色的遗产
曾经在某一个时期,一个新的政权在经过浴血奋战之后建立起来了,一个政策,就急于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形成,把农村与城市像种族隔离那样隔离开来,然后再用各种不同的特殊政策,把城市与农村对立起来,使人们在城市与在农村,虽然享有同一个蓝天,却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那么,自然而然地问题就出来了。农村成了一片荒芜,成了被掠夺与被压榨的对象。城市与农村形成了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鸿沟,身份、等级、地域、籍贯、血统、家庭、出身等等这些都成为歧视的依据或者享有特权的依据的时候,出现民办教师或者代课教师是不难理解的。
因此,我们也看到了,吃皇粮的公办教师不愿意去农村或者不愿意扎根农村,因为那里像地狱一样贫穷落后。但是,农村的孩子也要念书,因此就产生了民办教师,不拿政府发的工资,只拿农民集资的一点点用以糊口的钱。城市里也一样,许多公办教师被借调走了,但是,他们的工资、奖金、待遇与编制都仍然在原来的单位,但是,教学工作早就不做了,如此这样,城市里的代课教师也就应运而生了。当然,也有一些学校,编制被控制得死死的,怕挤占了特殊利益,动了他们的奶酪,明明教师不够,但是,却不增加编制。也有一些是学校进了一大堆靠关系进来的闲杂人员,把编制占得满满的,真正上课的教师只得另请他人。因此,那些在学校里能干的教师,做大量教育工作的教师,他们常常是代课教师,而另一些既不能够上课,也不能够做事的人,却是可能是公办教师。
有中国特色的事情就是这样。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就是看到人治、人情、关系中权力的威力。中国特色的代课教师,在任何民主法治国家都不会产生的。他们也会有代课教师,但是,与中国特色的不同。他们只是根据学校教育的需要,而请的一种临时雇佣的工作。在职业自由流动的过程中,这种的临时教师并不会形成一种现象,更不会成为一种问题。更不会几十年来,越积越多成为一个社会顽症。
一方面,国家正在崛起,号称成为世界第二的GDP;另一方面,这个国家还在把教育事业当成临时事业,请了大量的临时工____代课教师做着百年大计的事业。据说,代课教师的问题,“钱不是问题”,但是临到解决的时候,就立即变成了“问题就是没钱”。一个国家,可以在美国扔掉4300亿美元,像打了水漂一样,连个水花都没有起,也可以用5000亿用于公款吃喝玩乐,2000亿用于养公车,;另一方面这个国家却拿不出10亿人民币用来解决这些曾经的劳动力的补偿问题。这些令人费解的问题,究竟是怎样产生的?里面究竟有多少黑幕?我们站在局外确实是难以想像的。我只知道无数只黑手与权力之手,在互相推诿,在暗箱操纵,才有今天的局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