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讲解:做有正义感的人,遵守学校规则和程序
(一)引言:正义与每一个人的行为相关。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要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自觉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就是在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二个◎第一个◆《学校课堂守则》内容,回答问题。
提问1:以上上课堂守则对课堂行为加以提倡或进行限制,对照上面的内容检查一下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很我方面都能做到比较好,但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严格按照课堂守则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
提问2:为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程序,各个学校都对学生在校活动的场所制定了相应的规则和程序。根据你校制定的规则和程序,请你说说在下列场所应该怎么做?(第二个目第二个◎的第一个◆第一个◇)
三、讲解:做有正义感的人,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一)引言: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还必须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个目第二个◎的第二个◆的《春游记事》
1、学生交流读后感;
2、教师小结:节选1中的小强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知错能改;节选2中的几位同学的做法都能说明了自觉遵守公园管理的必要性。节选3中小文违反公园的管理规则,是错误的行为。
(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个◎的第二个◆第一◇的要求,讨论后,说一说在下列社会公共场所应该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1、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时:
2、要商场里购物时:
3、在车站购票时:
四、讲解:做有正义感的人,既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正义,也要维护集体的正义,更要维护国家、民族的正义。
(一)提问: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不仅要了解正义的基本要求,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明确:1、当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去斗争。
材料例证:一天晚上,某中学九年级(1)班学生小许,骑着自行车回家。途中,遇到几个流里流气的小青年。他们故意寻衅滋事,说小许的自行车是偷来的,硬是把他扣下,否则就不客气。其中有几个留长发的青年还拿出一把尖刀来威胁小许,小许不得不把自行车交给了他们。
提问1:小许该不该把自己的自行车交给那几个小青年?
明确:小许不该把自己的自行车交给那几个小青年。因为这几个小青年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是非正义的行为。
提问2:事后小许怕受到报复,没把这事告诉任何人,你认为小许这样做对吗?请说一说理由。
明确:小许的做法是错误的。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正义,这几个小青年对小许进行敲诈勒索,他们的行为是非正义的行为,对于这些非正义的行为如果我们选择消极的态度,例如,小许将自行车交给那几个小青年而不告诉其他任何人,这无疑会助长非正义行的扩散,最终损害的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而是整个社会的利益。
提问3:如果你是小许,你会怎么做?
明确:如果我是小许我会先各他们机智周旋,寻机逃离,如逃离不了就先将自行车交给那几个小青年,这样可以使自己免受更大的伤害。脱身后迅速报警或呼喊周围的们寻求帮助。
2、当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见义勇为,伸张正义。
材料例证:《徐洪刚勇斗歹徒》——1993年8月17日,身为济南军区某红军团通讯连中士班长的徐洪刚从家乡返回部队。当他乖坐的大客车行至四川省筠连县巡司镇铁索桥附近时,车内的几个歹徒突然向一名青年妇女强行勒索钱物。当被拒绝后,歹徒一边对妇女耍流氓,一边把她往疾驶中的车外推。此刻,在角落里打盹儿的徐洪刚被惊醒了。见此情况,徐洪刚冲上去,大吼一声:“住手,不许这样耍横!”
歹徒看到有人干预,气焰更加嚣张,继续把那位妇女往来外推。徐洪刚一脚把后面的一个歹徒踢得不停地后退,又狠狠一拳打在另一个家伙胸口上。不料,从后面又窜出两个家伙,一个抱住徐洪刚的腿,一个死死地卡住他的脖子。最先寻衅的那个姓任的家伙掏出匕首,向徐洪刚胸口猛刺一刀。在这生死关头,徐洪刚只有一个念头:和他们拼了!狭窄的车厢里,拳脚施展不开。四个歹徒把他团团围住,穷凶极恶地挥刀猛刺徐洪刚的胸、背、腹……
鲜血染红了他身上的迷彩服,也染红了座椅、地板。肠子从受重伤的腹部流出。
司机把车刹住。歹徒纷纷逃窜。此时,身中14刀,肠子流出体外达50厘米的徐洪刚,奇迹般地用背心兜住往外流的肠子,紧跟着跳下车来,用全部的力气往前追出了50多米,然后一头栽倒在路旁……
英雄救人民,人民爱英雄。每天前往医院探视英雄的人介成百上千……县公安局出动精悍队伍,在很短时间内将四名罪犯全部抓获归案。
提问1:徐洪刚的英雄壮举体现了什么情感和精神?
提问2:你怎样评价英雄徐洪刚?
明确:见义勇为的英雄战士徐洪刚,在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挺身而出,同犯罪分子进行面对面的斗争,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时代正气歌。这件事也告诉我们,当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时,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见义勇为,伸张正义。此外,作为青少年,在与坏人作斗争时时候注意多动脑筋,想办法,变“见义勇为”为“见义智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徐洪刚的英雄行为弘扬了社会正气,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启迪。我们要以徐洪刚为榜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3、我们既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正义,也要维护集体的正义,更要维护国家、民族的正义。
材料例证:苏武牧羊的故事
苏武牧羊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有正义感的汉朝使者——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不畏强权,仍然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公元前一世纪,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朝皇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在苏武准备返回汉朝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最初,单于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词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意思,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知道劝说苏武投降没有希望,他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不起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惟一与苏武使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棒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它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年复一年,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达十九年之久。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世了,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朝皇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了回去。
两千多年过去了,苏武正义的崇高民族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要素。
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不仅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正义,也要维护集体的正义,更要维护国家、民族的正义。苏武在极度困难之中,在多次诱降的情况之下,始终维护国家、民族的正义,做到了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受到人们的赞颂。
(二)指导学生阅读“阅览人生”的《正义的力量》一文。
提问: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明确:通过欣赏《正义的力量》一文,我们看到了一位73岁的日本老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战争的罪行进行着不懈的追问。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跨越国界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启示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人闪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惟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
五、课堂小结:正义要求我们养成遵守社会规则秩序的习惯,树立强烈的规则意识。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品格,是一个人有教养、有文化的表现,没有规则意识,就不会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我们不仅要为自身、为他人的正义而努力,也要为集体的正义而奔走,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