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
(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开端
早在17世纪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提出,人必须接受教育才能成为人。18世纪法国思想家J-J.卢梭指出,教育要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19世纪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提倡教育影响要与儿童的本性相一致。德国的J.F.赫尔巴特和F.W.A.祚禄贝尔强调教学方法要以心理规律为根据。美国心理学家E.L.桑代克继承了许多教育家和思想家对教育与心理相互关系研究的成果,在自己对动物进行实验的基础上,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关于心理发展方面
1953年美国遗传学家J.D.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F.H.C.克里克发现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解决了遗传物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前提的问题。以后美国的学者在对同卵双生子的学习与成长的研究中,说明环境和教育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性。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主要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这些心理发展的研究,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2.关于学习心理方面
在学习心理方面主要产生了几种不同的学习理论:如桑代克的“尝试与错误”的学习理论;E.C.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论,以及G.A.米勒和R.M.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这些理论在下一章将详细谈到,这里就不论述了。学习理论的产生和出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3.关于道德行为和品格形成方面
西方关于道德行为发展和品格形成的研究出现了最有影响的三个派别,这就是:美国的F.H.奥尔波特的习惯论;精神分析学家E.H.埃里克森的动机论;心理学家L.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论。
4.关于心理测验方面
自1905年比内—西蒙智力测验量表公布以来,心理学家一度只是对这种测量技术感兴趣。后由于社会需要,心理测验以研究个体差异为内容,直至30年代,心理测验有了更大的发展。到了60—70年代,心理测验受到了批评。
三、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
(一)十月革命前俄国教育心理学的产生
苏联心理学界认为:К.Д.乌申斯基是“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俄国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Ф.Л.卡普切列夫1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1906年—1916年间俄国召开过五次教育心理学代表大会,会议讨论了用实验心理解决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问题,决定了以实用的心理学代替教育学;讨论了实验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形式和地位;研究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互关系,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方法;重视了对个别差异的研究。
(二)十月革命后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十月革命后,苏联心理学界争取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教育心理学体系。由于种种原因,教育心理学进展迟缓,限于以现成的心理学知识去论证各种教育原理,并编制测验量和进行诊断。1936年儿童心理学和测验学受到批判,导致了全盘否定对儿童心理学、年龄心理特征等问题的研究及其积极的成果。1937—1945年,这是苏联教育心理学在严重困难中奋力前进的时期。对儿童心理学的批判所遗留的副作用,妨碍了一些教育心理学家的积极性。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也给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增加了极大的困难。1946年以后是苏联教育心理学蓬勃发展并逐渐形成自己特点的时期。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对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若维奇的关于个人心理发展的“外部影响通过内部条件折射而起作用”的理论,П.Я.加里培林的“智力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梅钦斯卡娅的“教学过程中从内化过渡到外化”的理论,Д.В.埃利康宁的“除按从个别到一般的方式外,还可以按从一般到个别的方式来组织教学”的理论相继产生。此外很注重自然实验和教师经验总结;广泛地研究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以及学生意志、性格的培养;学科心理也比较发达。60年代后,苏联教育心理学根据培养现代科技人才的需要和教育改革计划,进行了较长期的有计划的教育心理研究,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了学习理论的研究,并对智力测验和心理诊断作了重新的评价,把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结合起来。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一门具有自己特色的年龄和教育心理学。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