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解
1、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2、了解学校在东西方文明社会产生、 发展的历史。
3、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和变革,小学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现状及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
4、我国学校现有的运行机制及其创新
(三)运用
1、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
2、能够根据校园文化特征和校园文化理论,为创建理想的学校组织文化提供基本思路。
3、能够对进一步实施和完善校长负责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教师与学生
(一)识记
1、教师的职业角色、职业特征。
2、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其途径。
4、校长的职责和素质要求。
5、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群体文化的特征
6、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7、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小学生的学习规律
(二)理解
1、教师职业及中国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
2、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变化
2、校长的地位和作用。
(三)运用
1、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目标,能够对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2、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发展的需要,能够准确定位中学校长的职责和作用。
3、能够根据对教师学生地位的认识,确立自己对良好师生关系的认识。
五、课程
(一)识记
1.课程概念(广义与狭义)
2.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3.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4.活动课程论、要素课程论、结构课程论
5.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6.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特征
(二)理解
1.课程内涵的发展。
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3.三级课程管理
4.校本课程开发
5.课程资源开发
(三)运用
1.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2.课程资源利用与教学效率的关系。
3.活动课程与结构课程比较。
4.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