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 中考 - 各省中考 - 重庆中考 - 正文

2018重庆中考物理试题新变化大纲解读

来源:爱考网 [2018-3-25]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2018物理学科中考试题新变化
 
中考说明一直都是中考试卷命题的风向标。今年物理相比于去年,在形式上有了不小的变化,以前中考说明的条目按照内容划分为光、力、热、电四个板块之下,而今年变成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模块,这与新课标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在具体内容上保持稳定,与去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大部分改动只是把一些重复性的要求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同时微调了一些要求,使整体更加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新变化
一、物质部分
原说明
 
1、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知道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的物理意义,了解熔化过程吸热和凝固过程放热。
3、区别蒸发和沸腾。了解蒸发过程中的吸热及其应用。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了解沸点及其与压强的关系,了解沸腾过程中的吸热。
4、知道液化现象,了解液化过程中放热。
5、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了解升华过程吸热和凝华过程放热。
新说明
 
■会探究并了解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区别蒸发和沸腾,了解沸点和压强的关系。
专家说明:几种物态变化的主次上没有明显的排序,这就为命题人在热学试题的思路上有一定程度的松绑。

原说明
 
知道质量的含义,会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新说明
 
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专家说明:可能会用其他测量质量的工具来呈现“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的考查。

二、运动与相互作用部分

原说明
 
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新说明
 
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合适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专家说明:测量的范围随着工具的选择范围就增大了。这一改变完美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原说明
 
会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新说明
 
会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
专家说明:教学内容要大于教材内容,即回归课标描述的同时,更符合实际教学。

原说明
 
1、认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建立过程及理想化的实验方法。
2、了解物体的惯性,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新说明
 
认识牛顿第一定律及其建立过程和方法,会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专家说明:语句上只把重复表述删除掉而已,对这两个点的考查要求并没有降低。

原说明
 
了解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进行有关计算。
新说明
 
了解压力概念,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专家说明:根据课标的行为动词界定,理解已经包含了进行计算的要求,所以删除后一句描述。

原说明
 
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与计算公式。
新说明
 
会探究并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与计算公式。
专家说明:要求学生要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

原说明
 
1、会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2、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了解折射的特点。
新说明
 
会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专家说明:课标要求“会探究”,更符合教学实际,往年已有类似实验出现过。

原说明
 
1、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3、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其所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新说明
 
■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了解发电机原理和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专家说明:新说明表述更简洁,能力要求的描述没有变化。原说明中多次出现能量转化描述,新说明将该描述纳入第三主题中,有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三、能量部分

原说明
 
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新说明
 
能用实例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专家说明:要求学生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原说明
 
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新说明
 
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原说明
 
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新说明
 
知道电路各部分的基本作用,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原说明
 
了解人类使用机械历程,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知道电能可以转化机械能。有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新说明
 
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专家说明:将两个知识点的知识归纳在两个不同板块中,其中“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和“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归纳在“运动和相互作用”里面,而剩下的能量转化及守恒观点的知识综合在能量这一板块中。


特别强调一下今年会延续去年的几个备考关注点:
注重分析考试说明中的例题和样题
①删除滑轮的综合判断,但并不代表不考查滑轮组,所以学生对于滑轮组的认识不应放松。
②物理研究方法的判断试题删除,是指将死板的考查方式改变,并不代表对物理研究方法不作要求,难度虽然有有所降低,但做题时也应该有所了解及涉猎。
③中考物理考试卷题型、题量、分值均未发生变化,说明整体情况和去年较为相似,可以将前几年的真题拿出来多做一做。
几个问题的明确
①滑轮组问题:要求学生掌握滑轮组的常规使用即可,多用于竖直提升重物,避免水平方向或者斜拉。
②合力的概念和摩擦力问题:
合力的概念不会显性考查(即不会直接问你几个力的合力是多少),静摩擦力只会作为阻力出现(即不会单纯考查其概念),学生可以明确其力的三要素即可,吃透基础概念问题。
③组合机械问题(在考试中不作考查):但简单机械和某个知识点的结合,如与压强结合,不属于组合机械范畴(即有可能考查此类题目)。滑轮组从水中提物体不作考查
④在电学试题中,电路处于工作状态时,最多有两个用电器处于工作状态。
⑤单表测量不会考查(即实验中只有电压表,或只有电流表)。
⑥初中阶段电表和电源均理想化处理,也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

2016-2017物理学科试卷分析:

注:不计缺考与零分;48分为及以上为及格,64分及以上为优生。
总结: 近两年A卷分析得出物理难度系数比较稳定,尤其17年的难度系数堪称理想。

一、选择题、填空作图题分析
注意:以下内容分析对象皆为重庆市近3年6套中考物理试卷。

 


就难度系数分布来看,高区分度的题主要集中在第8题和第12题,第7题和第11题也有一定的区分度。

从“双向细目表”看近3年知识点考查频率
1.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8个小题,每题3分,共24分,占30%。
填空、作图题:6个小题,每题2分,共12分,占15%。

2.内容结构以及分值
选择题:多以估测、现象识别、概念理解、分析推理、综合应用为主;
填空、作图题:考查基本概念、规范作图、开放信息、规范表达、综合应用为主;

3.知识点考查频率


PS:数字代表考频,例如:“长度3”指的是近三年6套物理真题中有关长度的知识考查过3次。

总体概括
对历年考题汇总分析发现:选择题、填空作图题没有遗漏考试说明中的任何一个考点!

基础题稳定:常见量估测;光现象、热现象和电磁现象的识别;力和运动概念理解;物理量的基本计算;受力、光的传播、电路结构的直观描述(即受力图、光路图、点路图)等。

对物理学史、科学探究方法的考查“更生动”,有些年份未出现。

难点交替出现:动态电路分析,密度、压强、浮力综合,两大难点在试题中的关键位置(7题、8题、11题、12题)组合式交替出现。


从“双向细目表”看选择题、填空作图题命题导向
机械类:以滑轮组为主,主要考查基本物理量的计算,两力、两距离的关系,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功率、机械效率等,常规!考查学生基本功是否扎实!
动态电路:动态电路考法较为常规,主要考查电阻的变化引起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常规方法可以用欧姆定律,特殊方法串联电路电压分配与电阻的关系等;

最值问题:用最值法或列不等式方程,对学生数据处理能力作进一步提升。
涉及液体压强、浮力、液面变化: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建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学生易把杆看作绳,易受惯性思维干扰。
AB卷总结分析
预计今年的试题设计上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核心知识板块(“理解”层次依旧是:密度、压强、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试题素材也必然多源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践和社会热点问题。保持稳定合理的试题区分度,全面考查学生能力,体现新课标精神,符合重庆市考试说明的要求!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对重点题(7、8、11、12题)的考点分布预测参照17年考点分布和重难点交替出现的大致规律。

2018中考选择题、填空作图题复习策略

1.研究考试说明,按照考点分布作好全面复习。

2.选择题、填空作图题试题命制
(1)科学性:结构以及内容标准化,难度分布合理,能力要求均衡,运算适量,兼顾城乡学生差异。个别题目略增加难度,关注初高中衔接的知识点。
(2)多生活情景化,关注社会热点,科技发展,体现人文关怀,渗透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3)考试说明中的细小变化,在选择题、填空题的命制中又多了几条思路:6种物态变化不分彼此,复习要全面;光学的细微变化感觉依旧会以现象识别、平面镜成像探究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与成像条件为主;从电与磁内容的变化对学生能力要求不变,电生磁、磁生电、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仍可做选择。
重点题目复习:注意解决综合问题解题技巧的训练和总结。

二、实验、计算题分析与复习策略


历年电学实验分析

高频实验:
测量小灯泡功率
测量小灯泡电阻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主要考点:
实物(电路)图连接
实验器材
实验操作
数据及处理
实验方法
实验结论

历年力学实验分析

高频实验:
测量物质的密度8
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7

主要考点:
测量工具的使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和结论
数据及处理
实验方法
误差分析及评估

2018中考实验题复习策略

1.明确复习对象
力学:
★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用表测量时间、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会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会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光学:
★会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会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会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电学:
★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会用电流表测电流、会用电压表测电压、会测量导体电阻;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会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
★会测量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

热学: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

2.多种复习方式结合
★仪器操作练
★演示实验看
★分组实验做
★重点实验变

3.整合复习内容
★基本仪器操作
★常见实验方法
★相似实验
★重点实验
★实验反思与评估

历年19、20题分析

力学计算:
固体及液体压强
密度
浮力
机械
速度与功率

电学计算:
欧姆定律
电功和电功率
专家说明:
19题,倾向于相关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题目的命制更加综合。
20题,考查考试说明中“理解”层次要求的内容,即“密度、压强、电功和电功率”。

2018中考计算题复习策略

1.明确复习内容
例如:密度、压强(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欧姆定律、电功率、速度+功率

2.夯实基础
以公式为线索理解概念和规律

3.规范书写
网上阅卷要求学生字迹清晰,按要求规范作答。

4.提升技能
(1)审题能力
★理解关键词语
★挖掘隐含条件
★排除干扰因素
★对应相关原理

(2)分析能力
★正推法和逆推法
★整体法和隔离法
★等效电路图

(3)计算能力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 - 2018 3773考试网(琼ICP备12003406号)

本站大部分信息来自于官方网站及新闻媒体, 如有侵犯您的隐私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