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2012年初三毕业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佛山市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满分32分。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的答案填涂于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林则徐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是因为他
A.撰写《四洲志》 B.受命担任钦差大臣
C.主持虎门销烟 D.签署《南京条约》
2.《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说明了
A.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
3. 据海关报告和经济学家统计,自1840年到1894年的50多年问,上海出现了近代化的船舶制造业、印刷厂、食品工业、缫丝业等11个新型的工业门类。这一时期,上海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有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西欧列强放松了对华侵略 ③民族资本家的努力
④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⑤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代旧有的跪拜礼,是在
A.洋务运动后 B.辛亥革命后 C.五四运动后 D.新文化运动后
5.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关于五四运动的信息是
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学生爱国浪潮已遍及全国
C. 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D.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
6.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的
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百团大战
C.井冈山会师 D.南昌起义
7.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 重商轻农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实业救国
8.辛亥革命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出现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主要是因为它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性质 B.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 D.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9.美国着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C.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0.打破西方国家对制碱业的垄断,为我国制碱工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华罗庚 B.严复 C.侯德榜 D.张謇
11.解放战争中,被誉为“关门打狗”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2.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
A.古希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代中国
13.有人说他是疯子,也有人说他是英雄,但谁也无法否认他对欧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他因战争起家,也因战争而倒台,更因一部法典而名扬欧洲。这位名震一时的枭雄是
A. 拿破仑 B. 查理一世 C.华盛顿 D. 亚历山大
14.列宁认为,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取决于把苏维埃政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只能用资本主义创造的东西建设共产主义”。因此,苏俄决定
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创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5.1931年,一位科学家病重将要离世的消息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个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
A.瓦特B.法拉第C.爱迪生D.爱因斯坦
16.小明同学在学习“欧洲联合的道路”中,收集到如下相关的资料
①1951年,法、德、意等六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②1967年,欧共体正式诞生
③1993年,欧共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
④1999年,欧元正式在11国使用
⑤2009年,爱尔兰举行的全民公投通过了《里斯本条约》(俗称《欧盟宪法》的简本),清除欧洲一体化最大障碍
对上述资料的评述,正确的是
A. 由于欧共体的出现,法、德、意等国已不存在
B.欧元已在欧洲范围内取代其它各国的货币
C.欧州联合的趋势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一体化联合
D.由于欧洲联盟的出现,欧洲各国之间已不存在任何的争端
二、 非选择题:满分18分。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9分,第18题9分。
17.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在他的倡导下,一批知识分子高举两面大旗,向封建礼教发动猛烈攻击,探索救国救民新出路。有人评他为20世纪中国思想的“盗火者普罗米修斯”,毛泽东就曾称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
请回答:
(1)列举材料中除了陈独秀外“一批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两位。(2分)
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2)“两面大旗”指的是什么?(2分)
民主和科学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作用的认识。(5分)
新文化运动引进西方的思想,提倡科学和民主,强烈地抨击了封建思想,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同时,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1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材料二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航;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 洋务运动时,大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方面,李鸿章于1872年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该局成立初时只有旧船三艘。1876年有轮船11艘,1877年又以222万两银子买进美商旗昌洋行的轮船16艘,及其码头、仓库等财产,招商局初具规模。英国的怡和轮船公司和太古轮船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三次签订“齐价合同”。
问题:
(1)材料一的内容源自哪一条约?(1分)它的签署对近代中国有何影响?(1分)
《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有何积极作用?(2分)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推动近代化的进程
(3)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对《海国图志》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5分)
同意。如材料二所言,《海国图志》的目的在于“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师夷长技以自强” 、“师夷长技以求富”,这是对《海国图志》的思想的继承。同时,《海国图志》主张学习西方的战航、火器、养兵练兵之法,而洋务运动则付之于实践,购买外国机器,学习西方技术等,创办了近代海军,后来甚至创办了民用工业,这是对《海国图志》的思想的发展。
不同意。《海国图志》的直接目的在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来抵制西方的侵略,这种侵略体现在军事侵略上。而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来镇压国内革命,维护自身统治。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但那只是经济上的侵略。等等。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