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到了初中“降温”
“其实,奥数到了初中,就已经不那么热了。”有教育界人士道出这一事实。有家长直言:让孩子去读奥数,纯粹就是为了小升初考个名校。
据了解,小学生读奥数和初中生读奥数,比例大概是5:1,甚至更低。原因在于,相对小学的奥数热而言,初中奥数的培训带着更多的理性思考,家长及学生会更多地考虑自己是否适合。以某区奥校为例,四年级的奥数班有20个,然后缩减到五年级12个,六年级8个,到了初一就只有2-3个班。
育才实验学校副校长、香江中学校长陈景惠表示,今年“小升初”香江中学考试奥数会有加分,但明年可能会考虑取消。根据该校规定,在全国奥数比赛中,获一等奖的学生可加20分,获二等奖的可加15分,获三等奖的可加10分。但香江中学至今还没有一个“奥数生”,育才实验中学每年也招不到10个“奥数生”。并且这些“奥数生”上了之后就不会再学奥数,纯粹是为了考上育才实验学校。
广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广州的奥数热其实已在降温。然而,据反映,虽然近年来民校考试奥数题慢慢绝迹,但是,在一些公办学校的转学考试中,的确还存在。
“为了小升初考名校而学奥数,其实并不太明智。我们一直反对小升初的民校联考考试与奥数挂钩,不出偏题、怪题。有些学校也意识到上当了,因为会答这些偏题、怪题的不一定就是好学生,这带有偶然性。”广州市教育局该负责人说。
专家呼吁
让奥数回复本来面目
“中考取消奥数加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抑制不了奥数热。好几年前,江苏、成都等城市都纷纷对奥数加分喊停,但其实就像一阵风,成效不大。”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熊丙奇说,奥数在我国的变异,有目共睹。导致其变异的教育原因,无非有二,一是严重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家长争着让孩子进好学校,由此,好学校就会对学生进行选拔,奥数就是其中的一个选拔工具;二是中高考体系,以学科分数为单一指标,为获得考场的高分,学校和家长就会让学生们学深一点、学难一点,很多参加奥数培训的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是获奖,而是提高学习成绩。概括而言,奥数成为升学的工具,不管孩子有无兴趣、有无能力,都逼着孩子学奥数。
“我一直反对因这种变异,而一刀切取消奥数,否则,那些有数学兴趣、爱好、特长的孩子,也没有途径去拓展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这本质上是因噎废食。理性的态度,治理导致变异的根源,应该是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同时改革中高考体系。 ”熊丙奇说。
也有专家指出,没有必要把奥数学习妖魔化。但是,让“疯狂”的奥数热降温,回复到它本来的面目,是非常有必要的。汪洋书记建议取消奥数这门课,相信其目的不是取消奥数,而是抑制对奥数的盲目崇拜、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