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东部六县联考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写到答题卡上。(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图 1传递的信息是秦始皇
A.统一货币 B.统一文字
C.统一度量衡 D.统一姓氏
2.下列选项中,与《汉书》记载 “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 世毋得相诈相攻”这段史料相印证的是
A.昭君出塞 B.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C.张骞出使西域 D.西汉开辟丝绸之路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②奖励耕战;③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④建立县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4.秦朝“焚书坑儒”,而西汉则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目的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推行法家思想 D.有区别地对待知识文化
5.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大食金币 波斯萨珊银币 东罗马金币
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6.穿越时空隧道,神游北宋东京。看耍杂踢球,厅说书唱曲,赏古玩字画……我们来到的娱乐兼商业场所是
A.交子 B.瓦子 C.市舶司 D.会子
7.“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说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对于古人在哪一方面的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
A.天文观测 B.地理测量 C.天气预测 D.航海探索
8.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梁启超联名发起“公车上书”。从此揭开了
A.义和团运动的序幕 B.五四爱国运动的序幕
C.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D.变法维新的序幕
9.右图是1785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此种情况反映了这个时期清朝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被迫开放五口通商
C.坚持重商轻农政策
D.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10.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西汉起,许多朝代都采取措施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设伊犁将军——设立行省——设西域都护
B.设西域都护——设立行省——设伊犁将军
C.设立行省——设西域都护——设伊犁将军
D.设西域都护——设伊犁将军——设立行省
11.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梁启超联名发起“公车上书”。从此揭开了
A.义和团运动的序幕 B.五四爱国运动的序幕
C.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D.变法维新的序幕
12.“《辛丑条约》的签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是指
A.冲击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帝国主义直接统治中国人民
C.赔款数额巨大,增加了人民的沉重负担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3.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14.右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洗刷了百年的耻辱
B.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C.“一国两制”的实施是成功的
D.“一国两制”有利于推进祖国的统一
15.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农村改革率先在广东开始
16.右图是小明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请你帮他完成
A.南京解放 B.北平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
17.伯里克利时代被称为“希腊内部的极盛时期”,主要是指伯里克利统治时期
A.希腊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B.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C.民主政治极盛一时 D.雅典由共和制转变为帝制
18.14—16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倡导人文精神的文化运动。产生这种思潮的运动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9.“(美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资帮助欧洲生产和生活恢复到战前的水平。”材料指出了二战后欧洲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A.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 B.美苏争霸的有利形势
C.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D.欧洲国家高素质的劳动力
20.20世纪的名画《格尔尼卡》是在1937年为抗议德军对西班牙的侵略暴行而作的。它的作者是
A.毕加索 B.伏尔泰 C.贝多芬 D.罗斯福
21.“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首歌所反映的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俄国十月革命 B.巴黎公社革命
C.英国宪章运动 D.古巴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22.历史是一面镜子,萨拉热窝事件这面镜子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是
A.只要出于爱国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 B.只有暴力恐怖手段才能解决国家争端
C.突发事件会给人类和平带来巨大威胁 D.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3.下表不能反映的信息是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
国家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年均增长率 6.7% 5.6% 5.3% 2.9% 9.6# 3.5%[来源:学科网]
A.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居首位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有增长
C.联邦德国经济增长率超过美国 D.美国丧失了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
24.世界贸易组织为了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希望各成员国
A.统一使用欧元 B.按照世界大国的意愿确定关税税率
C.开放市场和公平交易 D.由跨国公司统一管理各成员国的贸易
25.和平交往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主流。下列不属于人类和平交往的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游
C.亚历山大东征 D.马可•波罗来华
26.2011年3月,日本发生的地震和海啸造成日本多家著名电器和汽车配件厂大面积停产,与其合作的中国企业也大受影响,生产部分停滞。这一现象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哪一趋势
A.多极化 B.多元化
C.全球化 D.贸易壁垒化
27.国共两点“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
A.九一八事变后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C.百团大战后 D.中共七大召开后
28.图2和图3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经历过的两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两件历史事件之间历经了
A.20年 B.28年 C.3 8年 D.60年
29.为了振兴欧洲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步调一致,1993年使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的事件是
A.华约的成立 B.欧盟的成立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独联体的成立
30.非洲五百年的屈辱、五百年的抗争都在1990年尘埃落定。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事件是
A.埃及独立 B.非洲独立年 C.纳米比亚独立 D.印度独立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其中21题10分,22题12分,共22分)
21. (共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示意图
材料三: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正在一体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在全球的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日本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向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方向努力。
——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不得原文照抄)
①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简述欧盟成立对欧洲的影响。(2分)
②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2分)
③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日本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2分)
22.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