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视选拔,重视导向
中考是高中阶段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指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今年的语文试题一方面注重落实学科考试说明的要求,合理控制试题难度,提高试题的信度和效度,发挥考试的甄别选拔功能,为高一级学校招生服务;另一方面,又本着有利于广大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各项目标,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拓展语文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全面、公正、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状况的基本原则,特别注重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以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
对古诗词的考查将会作为一个考点出现在今后的中考试卷中。学生不仅要背诵优秀的古诗词,还要理解其内容并对其进行赏析,这样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引领了一个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对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古诗词不能一背了之,古诗文阅读要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综合性学习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近两年我省中考试题均有考查综合性学习的题目,意在引领教学,切实搞好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只重视文言词语的教学,忽视了文意的理解,忽视了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今年的文言文阅读试题坚持去年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改革方向,以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为主,所选的课外文言文与课内篇目毫无关联,这就把文言文的教学引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那就是在记忆的同时增加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把握、感悟和赏析,重视知识的迁移,用学习现代文的方式方法学习文言文,这对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这必将对我省初中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改革产生长远的影响。
五、贴近生活,以人为本
贴近生活、以人为本是今年语文试题的一大特点。综合性学习试题的图表材料和问题设置,阅读部分的命题素材的选取和问题设置以及作文试题的命制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作为社会的细胞的家庭的和谐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关爱他人不论是从继承我国传统文化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分析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阅读试题的选材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岳飞学艺》中岳飞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迪;《尝试错误》一文赋予“错误”以新的内涵,让学生的品质情操得以升华;《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赞颂珍妮芙太太的可贵品质。这些阅读材料注重对考生的熏陶感染作用,读这些文章的过程就是学生经受思想洗礼的过程,必将对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提高思想品德修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今年的作文试题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前考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体会陪伴自己的情感或事物,会触动学生内心的涟漪,使他们发现真、善、美。 “陪伴”这个题目有利于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自己的成长历程,获得以后人生道路的有益启示,相信这个话题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河北省今年的中考语文试卷思路清晰,结构简约,导向明确,难易适当,贴近生活,关注人生,是一份比较理想的语文试卷。
201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秉承“稳中求变,变中求进”的原则,在继承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谋求创新。试卷严格依据《2011年河北省中考文化课考试说明》的各项规定,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要求。试卷覆盖面较广,突出能力立意,充分彰显语文学科特点,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试卷的整体难度较去年略有提高,既具有良好的选拔功能,又注意发挥对教学的导向作用。2011年的语文试卷是一份比较理想的试卷。
一、强化基础知识及其运用能力的考查
2011年的语文试卷非常重视基础知识及其运用的考查。从分值来看,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的分值是历年来最高的,从2000年的12分提高到24分,整整提高了一倍。试卷考查了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古诗文名篇中句子的默写,所要求默写的句子,有的是名句,有的不是名句,意在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全篇的背诵积累。字音、字形的考查是必考内容,这是语文的根基所在。2011年对字音、字形的考查采取了综合性考查的方式,结合具体语境来设置题目,不是简单地辨识正误,而是着重考查运用的能力。标点符号运用的考查继续得到重视,2011年的标点符号试题仍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但难度有所增加。此外,对同音词、同义词辨析的考查,对文言文实词含义的理解的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考查等都体现了对语言积累及其运用的考查内容。初中阶段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基础打好了,就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