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江苏中考 - 南京中考 - 正文

南京市宁海中学 学校概况

来源:2exam.com 2012-5-28 9:03:48

学校简况

             学校名称:南京市宁海中学(四星级)

             曾用名:  江苏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江苏省立南京中学

             办学时间:1890年

             现任校长:郭其俊

             学校地址:南京市宁海路39号

             邮政编码:210024

             学校网址:http://www.2exam.com/http://www.njnhzx.cn/

 

 

南京市宁海中学 学校概况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宁海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它的历史可上溯到1890年的文正书院,学校曾是江苏省首批18所示范中学之一,历经曲折,1997年重新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中学,1998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004年转评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办学一百年来,学校人才辈出,校友汪道涵先生、熊向晖先生先后为校题名、题词,有12名校友成为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学校是中国特色教育项目学校、全国中小学党建工作科研先进单位、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生源基地实验学校、江苏省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南京市文明单位。学校初、高中分设,本部为高中部,位于宁海路,高中专任教师152人,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2人;70人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56人具有中学一级教师职称,高中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和教育硕士学位的15人,在读硕士学位的有12人,今年又引进了新毕业的研究生10人。现有南京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优青12人,区学科带头人7人,区优青20人。各学科专任教师配置合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高中部现有校级领导6人,中层干部15人,下设二室五处三部。共有教学班40个,在校学生共计1891人,平均每班学生47.3人。学校面积为26772.4平方米,生均面积14.2平方米,校舍面积为26062.5平方米,其中有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还有1234.68平方米的图书馆、4000平方米体育场馆及有300米跑道的塑胶田径场;另外还有3000平方米的公寓式学生宿舍和800多平方米的食堂,生均校舍面积13.8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8.7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40082907元,生均教学办公设备7121元。学校绿化面积81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0%。

二、学校宣言

我植根于六朝古都之中心城区,是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清华大学生源基地。办学百余年,我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立美二十载,我彰显了鲜明的美育特色。追昔抚今,当确立以“宁静致远、海纳百川”为校魂时,就意味着我的梦想又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度飞扬。“宁静致远、海纳百川”,是心静坦然的大气度,是包容万物的大胸襟,是精深悠远的大智慧,是宏伟高旷的大境界。它呼唤我行动起来,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以示范为基本特征和领先标志,以特色为基本取向和发展动力,努力用美的教育,培养具有民族灵魂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培养德智双全、身心两健、艺术见长的新型人才。我将永远以“博爱”为底色,以“宁海教育——卓尔不群”为追求,谨记“大诚、大勤、大勇”之校训,不忘“刻苦成就事业、现在创造未来”之口号,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全心缔造我的美好愿景——“办江苏一流教育、创华夏品牌学校”。

三、办学理念

经过百年的文化积淀和创新,我校形成了“用美的教育培养具有民族灵魂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的办学理念。“美”是以真为基础,以善为前提,集真善美于一身,是人类最高的、终极的价值追求。美也是文化的最高境界,用“美的教育”来培养人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职责。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学生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是“具有民族灵魂的现代公民”。要从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汲取巨大的精神力量,强化忠心报国、勤劳俭朴、艰苦奋斗、宽厚仁德等中华传统美德,让每位学生都有一颗“中国心”。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是“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开放大局不可逆转,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20年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跨越,20年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是要培养20年后国家的栋梁。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最近更新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