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辽宁中考 - 鞍山中考 - 正文

鞍山市教育局2012年中考及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意见

来源:2exam.com 2012-5-19 21:50:46

鞍山市教育局2012年初中升学考试及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意见  鞍山市教育局2012年中考及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辽宁省委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辽委发[2010]18号)、《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的通知》(辽委办发[2012]11号)、《辽宁省教育厅 辽宁省监察厅辽宁省政府纠风办关于印发<辽宁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的通知》(辽教发[2012]22号)和《辽宁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辽教发[2012]61号)精神,切实做好初中升学考试及普通高中招生工作。
    二、鞍山中考初中升学考试命题的原则
    命题工作坚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课程计划,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巩固和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三、初中升学考试命题的依据和要求
    试题命制应严格按照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相联系,重视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水平。适当控制题量,杜绝偏题怪题。严格控制试题的难度,易、中、难题的比例掌握在70%、20%、10%左右。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实验性试题分数不少于20%。增加实验、实践类的测试考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在语文试卷中设置考查汉字书写能力的试题,分值为2-5分。英语学科设听力测试。
    四、鞍山中考考试(考查)科目、测试科目及分数
    考试科目设置为“3”+“理化综合”。
    “3”指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满分各为150分(其中英语听力30分),“理化综合”满分为200分(其中物理120分、化学为80分)。考试时间语文150分钟,数学、英语各120分钟,“理化综合”为150分钟。
    全市凡参加初中升学考试的考生均必须参加体育考试、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英语口语测试和政治、历史学科考查。
    体育考试采取初中阶段全过程管理与目标效果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定,以满分60分计入初中升学考试总成绩,其中体育集中考试为30分。
    物理、化学实验操作及英语口语测试,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优、良、及格、不及格。不及格即D等级者初中升学考试成绩核减5分。
    政治、历史学科作为考查科目与中考同时进行,每科50分,两科合计100分,合堂分卷进行,时间为100分钟,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优、良、及格、不及格。不及格即D等级者初中升学考试成绩核减5分
    五、考试(考查)、测试时间安排
    全市统一中考考试时间:6月28日—6月30日
    6月28日
    上午:8:30—11:00  语文(汉语文)
    下午:13:30—16:00 理化综合
    6月29日
    上午:8:30—10:30  数学
    下午:13:30—15:30 英语
          16:20—18:00 政史(考查)
    6月30日
    上午:8:30—11:00  朝语文
    城区各项测试时间:
    物理、化学实验操作及英语口语测试:5月7日-5月10日
    体育、美术特长生测试:5月13日
    中考体育集中考试:5月15日-5月22日
    六、普通高中招生计划
    1、2012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数为18040人, 其中,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数为14700人,民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数为3340人;省示范性(重点)高中招生计划数为6710人, 一般高中招生计划数为7990人;市内示范高中招生计划数为4230人,一般高中1940人。
    鞍山地区2012年具体招生计划见附表一, 民办高中招生计划见附表二。
    2、普通高中(含民办高中)招生全部列入计划,并向社会公布。公办普通高中招生分为统招公费生、择校生。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每个学校招收择校生的比例为当年本校招生计划数(不包括择校生数)的20%。普通高中的班额标准为45人,最高班额要控制在50人以下,有条件的优质高中班额要逐步减小,实施小班化教学,以适应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3、统招公费生、择校生收费标准继续按照省物价局、财政厅、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全市七所一般高中继续实施免费教育,免除全部学杂费和50%课本费。
    4、省示范性高中继续实行招收体育特长生政策,招生比例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2%。田家炳中学(第九中学)面对城区招收60名美术特长生。城区体育、美术特长生测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监督指导,学校自行组织,有关部门参与进行。招生具体细则按照《2012年鞍山市城区省示范性高中招收体育特长生实施办法》、《2012年鞍山市田家炳中学(第九中学)招收美术特长生实施办法》执行。
    5、认真贯彻《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沈阳经济区内优质普通高中跨市招生有关问题的通知》(辽教发[2011]176号)精神,切实做好沈阳经济区优质普通高中跨市招生工作,确保招生计划的全部落实。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育才学校、沈阳市第二中学、沈阳市外国语学校、抚顺市第二中学、本溪市高级中学、营口市高级中学、阜新市实验中学、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铁岭市高级中学10所学校在我市招生计划为117人。具体招生办法另行文通知。
    6、鞍山一中继续面向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招收30名学生,其中海城市15名,台安县7名,岫岩县8名。 
    7、根据省教育厅“公办普通高中招生以市为单位统筹规划”的精神,以及我市城区区划调整的需要, 2012年我市实行普通高中城区内跨区招生,市内所属初中应届毕业生均可报考市内所有普通高中,并享受示范性高中指标到校政策, 将千山区所属高中十三中、矿山高中与市区其它普通高中纳入统一招生计划,其中,十三中和矿山高中各拿出公费生计划的10%定向招收在千山区报考的应届毕业生,录取过程由市教育局统一操作。
    8、继续执行对鞍钢子女招生的倾斜政策。鞍钢高中继续特招20%鞍钢职工子女(占统招公费生计划),鞍钢职工子女身份证明由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人事调配处出具。
    9、2012年鞍山市教育局、鞍山市妇联继续面向全市贫困家庭的应届初中毕业女学生招收春蕾高中班学生,并提供高中阶段全程教育资助,招生及录取细则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七、报考、录取相关政策及要求
    1、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辽教发[2012]61号)文件精神,我市继续执行省示范性高中统招公费生85%指标直接定向分配到初中学校政策,指标核定以报考人数为基数,指标到校不附加限制条件。其中鞍山一中公费生招生计划的30%继续按中考报考人数比例直接定向到初中学校(各初中均享有一中指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在就学所在地参加中考,与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2、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沈阳经济区内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列为提前批次。我市城区普通高中招生,依据考生填报志愿顺序,按“先竞争后指标,先统招后择校,先示范性高中后一般(含民办)高中”原则录取。指标部分,在到校指标数额内,按考生填报志愿的顺序,先一中后其他示范性高中,由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直至完成高中招生计划和考生所在学校的到校指标数额。
    3、继续执行国家、省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加分政策。省“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省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加5分,从2012年秋季进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起,取消此项加分政策;烈士子女、援藏干部子女(援藏期间)、援疆干部子女(援疆期间)、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胞子女加10分;烈士子女、人民警察优抚对象子女、现役军官子女等入学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4、2010年底我市行政区域进行了区划调整,根据过渡性原则, 2012年按新归属地报名,市内统一录取。各地、各学校要认真做好中考报名资格审查工作。
    八、招生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
    鞍山市2012年初中升学考试及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在省教育厅统一指导和市政府直接领导下,由市教育局统筹规划,组织实施。
    1、各普通高中(含民办高中)要严格执行招生纪律,不得违规进行招生宣传,不得在中招考试前录取学生。各普通高中不准擅自突破招生计划招生。民办学校自主招生必须在参加全市中考的学生中择优录取。如发现有弄虚作假的行为,取消考生录取资格,不予注册学籍,不核发毕业证书,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各校招生不得扰乱初中教学秩序,不得出现不按正常程序擅自面向初中招生、乱发招生广告、随意许诺招生优惠政策等现象。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中考信息管理,严禁对中考 “状元”和中考成绩的任何宣传,坚决制止对中考、高考成绩的各种炒作,严禁以中考、高考成绩评价学校和教师。
    3、被省示范性(重点)高中正式录取的考生,未经市教育局审批,不得转至其它学校或到其它学校借读。各校的学生档案要按《鞍山市普通高级中学学籍管理规定(试行)》严格控制,未经市教育局批准,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擅自提取或接收学生档案。公办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复读生。凡学校擅自招生,市教育局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学生不予注册。学生到校一个月内,各校应整理好档案,建立电子学籍,市教育局进行专项检查。
    各地要高度重视中小学招生工作,加强领导,认真组织,要从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角度出发,认真做好2012年初中生毕业升学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严格执行本意见的各项规定,不得出台与本意见精神相悖的政策。要严肃招生纪律,加强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中小学招生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违纪现象进行严肃处理。

鞍山市2012年普通高中(公办)招生计划.doc
鞍山市2012年民办普通高中招生指导计划.doc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热门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最近更新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