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第11稿)
|
维 度 |
要素 |
关键表现(参考) |
实证材料(参考) |
学 生 自 评 |
学 生 互 评 |
教 师 评 价 |
统 一 考 查 |
评 定 结 果 |
|
公民道德素养 |
遵纪守法 |
①学法、守法、用法、在社会生活中用各种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②按时到校,不早退、不旷课;遵守课堂纪律;参加各种集会准时到达,遵守集会纪律。 ③遵守校内通行规则,通过楼梯等过道时靠右行、不争抢。④不进入不适宜中学生的活动场所,不参加迷信活动,不参加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 |
班主任期末评语记录 遵守纪律情况的班级记录 在合作性学习、活动中典型表现记录,担任班级、社市、学校等社会工作或参加社市服务等情况记录 在班级值日、学校环境保洁等方面表现记录 △校级以上德育方面的获奖证明 △参加集体活动为集体争得校级以上荣誉证明 言行、习惯等方面的特例观察记录,校级以上违纪处分或违法等记录 |
|
|
|
|
|
|
明礼诚信 |
①尊重他人及其劳动成果,未经同意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 ②与他人平等、友好相处、懂礼貌,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不叫他人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同学。 ③待人诚恳、不说谎、不作弊,守诺信;借他人钱物及时归还。 |
|
| |||||
|
自尊乐群 |
①能够采取恰当措施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 ②能够自我反省,有错即改。 ③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事自己做。 ④关心集体,乐于参加集体活动。 ⑤善于与他人交流,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
|
|
|
|
|
|
维 度 |
要素 |
关键表现(参考) |
实证材料(参考) |
学 生 自 评 |
学 生 互 评 |
教 师 评 价 |
统 一 考 查 |
评 定 结 果 |
|
|
遵守公德 |
①爱护文物古迹,爱护公共设施,爱护庄稼。 ②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主动按顺序排队。观看演出和比赛时做文明观众,不起哄,不无故提前退场。 ③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能采取恰当措施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 |
|
|
|
|
|
|
|
爱护环境 |
①爱护环境卫生,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 ②爱惜粮食,节约水电。 ③不攀比消费,不乱花钱,不向家长提出不合理的生活要求。 ④积极参加环境教育和环保活动。 |
|
|
|
|
| ||
|
学习态度与能力 |
学习兴趣 |
①学习主动,对知识有好奇心,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②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上课专听讲,勤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 ③认真预习、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
考勤及作业情况记录 课堂观察记录 阶段性学业考试与考查成绩 课外阅读笔记等自学成果 研究性学习情况记录及代表性成果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选修情况的记录 △在县(市、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或公开出版发行的著作 |
|
|
|
|
|
|
学习方法 |
①制定并落实有效的学习计划。 ②使用多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③善于总结与反思。 |
|
|
|
|
| ||
|
学业表现 |
①课堂表现优秀、板演、回答问题等质量高。 ②作业质量高。 ③阶段性考试成绩良好。 |
|
|
|
|
|
|
维 度 |
要素 |
关键表现(参考) |
实证材料(参考) |
学 生 自 评 |
学 生 互 评 |
教 师 评 价 |
统 一 考 查 |
评 定 结 果 | |||||
|
实 践 与 创 新 |
实践能力 |
①绘图、实验操作等学习环节表现良好。 ②积极参加各类实践、创新活动,且成效显著。 ③自己设计并实施创造与发现活动。 |
劳动、技术等课程学习情况记录或考查成绩 参加社会实践、科技、制作等活动的记录 △地理、生物考试,理化生实验及信息技术操作考查成绩 △发明创造等证明材料 △校级以上科技创新类获奖证明 |
|
|
|
|
| |||||
|
创新表现 |
①在作文、模型制作等方面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②善于收集、整理、运用信息。 ③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等探究活 动。 ④见解独到,能够创造性解决问题。 |
|
|
|
|
| |||||||
|
运 动 与 健 康 |
身体健康 |
①良好的身体素质。 ②精力充沛。 |
平时锻炼身体观察记录 △体育与健康考查成绩 △校级以上运动竞赛获奖证明 △三年身体检查记录 身体健康状况观察记录 心理健康状况观察记录 |
|
|
|
|
| |||||
|
心理健康 |
①活泼开朗,能够自我调控情绪。 ②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
|
|
|
|
| |||||||
|
生活健康 |
①坚持锻炼身体与参加体育活动。 ②讲卫生、生活习惯良好,生活有秩序,作息有规律。 ③无不良嗜好,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 |
|
|
|
|
| |||||||
|
审 美 与 表 现 |
审美情趣 |
①发现并欣赏自然、文学、艺术作品等的美。 ②在语言、衣着等方面具有正确的爱美观念,穿戴整洁得体、朴素大方;仪表庄重,和谐文雅。 ③情趣健康,不看宣扬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 |
参加班级、学校等组织的文艺活动的记录 音乐、美术等学科考查成绩 △校级以上艺术类获奖的证明 △在县(市、市)级以上刊物、演出等上发表、展示艺术作品 |
|
|
|
|
| |||||
|
审美 表现 |
①积极参加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学习。 ②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 ③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
|
|
|
|
| |||||||
|
综合 性评 语 |
|
(学校自我鉴定) |
(教师评语) |
|
|
|
|
| |||||
|
签名 |
学生 |
|
班级评价小组 |
|
教师 |
|
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 |
| |||||
评价时间: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