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初招 - 正文

2012年郑州小学升初中招生政策发布

来源:2exam.com 2012-5-22 18:04:31

市教育局发布市区2012年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政策

5月22日,2012年郑州市中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召开。

    (本网讯 记者 孙宏伟)5月22日,郑州市召开2012年郑州中招工作会议,面向社会公布了市区2012年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招生政策,有小学毕业生的家长请仔细看看。

    据介绍,今年市区小学毕业生38555人,比去年增加3408人,市区参与就近分配的小学毕业生预计有45305人。市区初中招生下达计划630个班,公办学校比去年增加70个班。

   【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有关政策】

    今年,郑州市区小升初招生继续坚持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 以小学毕业生家庭真实住址所在社区居委会为基本单位,相对就近升入初中。小学毕业生家庭住址的审定工作以小学和区中招办为主。审查确定小学毕业生家庭真实住址,要坚持小学毕业生随父母生活的原则,父母不在市区工作的随监护人。家庭住址不在毕业学校所在区的毕业生,回家庭住址所在区参加就近分配。凡跨区参加就近入学者,毕业学校所在区和接收区的中招办要认真审查其家庭住址。

    家庭住址审查得过“五关” 

    就近入学,审查小学毕业生的家庭地址是关键。为让孩子划到好学校,有些家长将户口提前转入热点学校片区,而事实上,小升初家庭住址认定需要过5道关: 

    1、毕业生本人或家长按要求如实详细填写《2012年郑州市市区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并由家长签名。

    2、班主任审查。毕业生所在班的班主任审查证件(户口簿、父母身份证、义务教育证书、房屋所有权证等),同时深入毕业生家庭调查。审查结果向全体毕业生及家长张榜公布。

    3、学校核查。由毕业小学组织核查小组,按社区居委会,深入毕业生家庭进行核查。核查结果要向全体毕业生及家长张榜公布。

    4、区中招办复查。区中招办组织的复查小组对小学核查的结果进行复查。区中招办重点做好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初中和城乡结合部初中学校周边办事处所辖社区居委会内小学毕业生的家庭住址的复查工作。

    5、市中招办抽查。市中招办对上述工作进行抽查,尤其做好传统热点地区内小学毕业生的家庭住址的抽查工作。

    【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入学】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时,须持户籍所在地的户口薄、父母身份证、郑州市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此劳动合同文本必须是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以及户口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户口所在地乡(镇)应该就读的学校准予在郑就读的证明,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中招办报名,经区中招办审查同意,分配到相关初中就读。居住地所在区与务工单位所在区不一致的,在居住地所在区入学。

    【选择郑州外国语中学入学】

    郑州外国语中学是所特殊性质的学校,根据河南省教育厅要求,郑州外国语中学的推荐生入学制度,实行各区小学推荐、区中招办审核、市中招办审批的办法。面向中原区接收2个班,面向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惠济区、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接收4个班,其余的入学计划就近分配(不含郑州教育艺术团外国语中学管弦乐分团特长生)。

    中原区和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惠济区及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推荐生的名额,由各区中招办按1:1的比例,将推荐生名额分配到各小学。各小学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将综合素质高、外语能力突出的学生确定为推荐对象。推荐工作要做到推荐名额公开、推荐条件公开、推荐办法公开、推荐结果公开,接受学生和家长监督。

    【选择市区民办学校的毕业生入学】

    市区民办学校的入学工作在市中招办的领导和管理下统一进行。市中招办负责审查批准其入学方案,监督其对市教育局下达的入学计划的执行。各区教体局和各小学不向民办学校推荐学生,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民办学校可在就近分配之前接收毕业生入学,但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

  【有关照顾对象入学】

  在不违背相对就近入学原则的前提下,对少数民族小学毕业生入郑州回民中学予以适当照顾;对驻郑部队现役军人子女予以适当照顾;对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派出的艾滋病防治帮扶工作队队员的子女予以适当照顾。

    【一律不准招收“择校生”】 

    按照政策,各初中学校一律不准接收“择校生”,不准以考试或测试方式选拔录取学生。不准擅自提前招生,不准利用招生违规收费,不准擅自在学校招生计划外招生。不得拒收已经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分配的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不得收取借读费。未经省教育厅批准,任何学校不得以特长生或实验班的名义招收学生。就近分配入学后,自行选择到其他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初中毕业时参加普通高中招生,不享受分配生待遇。

    市教育局要求,惠济区、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等五区要根据郑州市小学升初中入学工作意见,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切实制定好小升初相对就近分配方案和实施细则,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市教育局发布市区2012年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政策

5月22日,2012年郑州市中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召开。

    (本网讯 记者 孙宏伟)5月22日,郑州市召开2012年郑州中招工作会议,面向社会公布了市区2012年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招生政策,有小学毕业生的家长请仔细看看。

    据介绍,今年市区小学毕业生38555人,比去年增加3408人,市区参与就近分配的小学毕业生预计有45305人。市区初中招生下达计划630个班,公办学校比去年增加70个班。

   【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有关政策】

    今年,郑州市区小升初招生继续坚持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 以小学毕业生家庭真实住址所在社区居委会为基本单位,相对就近升入初中。小学毕业生家庭住址的审定工作以小学和区中招办为主。审查确定小学毕业生家庭真实住址,要坚持小学毕业生随父母生活的原则,父母不在市区工作的随监护人。家庭住址不在毕业学校所在区的毕业生,回家庭住址所在区参加就近分配。凡跨区参加就近入学者,毕业学校所在区和接收区的中招办要认真审查其家庭住址。

    家庭住址审查得过“五关” 

    就近入学,审查小学毕业生的家庭地址是关键。为让孩子划到好学校,有些家长将户口提前转入热点学校片区,而事实上,小升初家庭住址认定需要过5道关: 

    1、毕业生本人或家长按要求如实详细填写《2012年郑州市市区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并由家长签名。

    2、班主任审查。毕业生所在班的班主任审查证件(户口簿、父母身份证、义务教育证书、房屋所有权证等),同时深入毕业生家庭调查。审查结果向全体毕业生及家长张榜公布。

    3、学校核查。由毕业小学组织核查小组,按社区居委会,深入毕业生家庭进行核查。核查结果要向全体毕业生及家长张榜公布。

    4、区中招办复查。区中招办组织的复查小组对小学核查的结果进行复查。区中招办重点做好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初中和城乡结合部初中学校周边办事处所辖社区居委会内小学毕业生的家庭住址的复查工作。

    5、市中招办抽查。市中招办对上述工作进行抽查,尤其做好传统热点地区内小学毕业生的家庭住址的抽查工作。

    【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入学】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时,须持户籍所在地的户口薄、父母身份证、郑州市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此劳动合同文本必须是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以及户口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户口所在地乡(镇)应该就读的学校准予在郑就读的证明,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中招办报名,经区中招办审查同意,分配到相关初中就读。居住地所在区与务工单位所在区不一致的,在居住地所在区入学。

    【选择郑州外国语中学入学】

    郑州外国语中学是所特殊性质的学校,根据河南省教育厅要求,郑州外国语中学的推荐生入学制度,实行各区小学推荐、区中招办审核、市中招办审批的办法。面向中原区接收2个班,面向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惠济区、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接收4个班,其余的入学计划就近分配(不含郑州教育艺术团外国语中学管弦乐分团特长生)。

    中原区和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惠济区及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推荐生的名额,由各区中招办按1:1的比例,将推荐生名额分配到各小学。各小学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将综合素质高、外语能力突出的学生确定为推荐对象。推荐工作要做到推荐名额公开、推荐条件公开、推荐办法公开、推荐结果公开,接受学生和家长监督。

    【选择市区民办学校的毕业生入学】

    市区民办学校的入学工作在市中招办的领导和管理下统一进行。市中招办负责审查批准其入学方案,监督其对市教育局下达的入学计划的执行。各区教体局和各小学不向民办学校推荐学生,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民办学校可在就近分配之前接收毕业生入学,但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

  【有关照顾对象入学】

  在不违背相对就近入学原则的前提下,对少数民族小学毕业生入郑州回民中学予以适当照顾;对驻郑部队现役军人子女予以适当照顾;对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派出的艾滋病防治帮扶工作队队员的子女予以适当照顾。

    【一律不准招收“择校生”】 

    按照政策,各初中学校一律不准接收“择校生”,不准以考试或测试方式选拔录取学生。不准擅自提前招生,不准利用招生违规收费,不准擅自在学校招生计划外招生。不得拒收已经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分配的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不得收取借读费。未经省教育厅批准,任何学校不得以特长生或实验班的名义招收学生。就近分配入学后,自行选择到其他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初中毕业时参加普通高中招生,不享受分配生待遇。

    市教育局要求,惠济区、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等五区要根据郑州市小学升初中入学工作意见,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切实制定好小升初相对就近分配方案和实施细则,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市教育局发布市区2012年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政策

5月22日,2012年郑州市中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召开。

    (本网讯 记者 孙宏伟)5月22日,郑州市召开2012年郑州中招工作会议,面向社会公布了市区2012年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招生政策,有小学毕业生的家长请仔细看看。

    据介绍,今年市区小学毕业生38555人,比去年增加3408人,市区参与就近分配的小学毕业生预计有45305人。市区初中招生下达计划630个班,公办学校比去年增加70个班。

   【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有关政策】

    今年,郑州市区小升初招生继续坚持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 以小学毕业生家庭真实住址所在社区居委会为基本单位,相对就近升入初中。小学毕业生家庭住址的审定工作以小学和区中招办为主。审查确定小学毕业生家庭真实住址,要坚持小学毕业生随父母生活的原则,父母不在市区工作的随监护人。家庭住址不在毕业学校所在区的毕业生,回家庭住址所在区参加就近分配。凡跨区参加就近入学者,毕业学校所在区和接收区的中招办要认真审查其家庭住址。

    家庭住址审查得过“五关” 

    就近入学,审查小学毕业生的家庭地址是关键。为让孩子划到好学校,有些家长将户口提前转入热点学校片区,而事实上,小升初家庭住址认定需要过5道关: 

    1、毕业生本人或家长按要求如实详细填写《2012年郑州市市区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并由家长签名。

    2、班主任审查。毕业生所在班的班主任审查证件(户口簿、父母身份证、义务教育证书、房屋所有权证等),同时深入毕业生家庭调查。审查结果向全体毕业生及家长张榜公布。

    3、学校核查。由毕业小学组织核查小组,按社区居委会,深入毕业生家庭进行核查。核查结果要向全体毕业生及家长张榜公布。

    4、区中招办复查。区中招办组织的复查小组对小学核查的结果进行复查。区中招办重点做好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初中和城乡结合部初中学校周边办事处所辖社区居委会内小学毕业生的家庭住址的复查工作。

    5、市中招办抽查。市中招办对上述工作进行抽查,尤其做好传统热点地区内小学毕业生的家庭住址的抽查工作。

    【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入学】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时,须持户籍所在地的户口薄、父母身份证、郑州市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此劳动合同文本必须是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以及户口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户口所在地乡(镇)应该就读的学校准予在郑就读的证明,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中招办报名,经区中招办审查同意,分配到相关初中就读。居住地所在区与务工单位所在区不一致的,在居住地所在区入学。

    【选择郑州外国语中学入学】

    郑州外国语中学是所特殊性质的学校,根据河南省教育厅要求,郑州外国语中学的推荐生入学制度,实行各区小学推荐、区中招办审核、市中招办审批的办法。面向中原区接收2个班,面向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惠济区、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接收4个班,其余的入学计划就近分配(不含郑州教育艺术团外国语中学管弦乐分团特长生)。

    中原区和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惠济区及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推荐生的名额,由各区中招办按1:1的比例,将推荐生名额分配到各小学。各小学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将综合素质高、外语能力突出的学生确定为推荐对象。推荐工作要做到推荐名额公开、推荐条件公开、推荐办法公开、推荐结果公开,接受学生和家长监督。

    【选择市区民办学校的毕业生入学】

    市区民办学校的入学工作在市中招办的领导和管理下统一进行。市中招办负责审查批准其入学方案,监督其对市教育局下达的入学计划的执行。各区教体局和各小学不向民办学校推荐学生,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民办学校可在就近分配之前接收毕业生入学,但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

  【有关照顾对象入学】

  在不违背相对就近入学原则的前提下,对少数民族小学毕业生入郑州回民中学予以适当照顾;对驻郑部队现役军人子女予以适当照顾;对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派出的艾滋病防治帮扶工作队队员的子女予以适当照顾。

    【一律不准招收“择校生”】 

    按照政策,各初中学校一律不准接收“择校生”,不准以考试或测试方式选拔录取学生。不准擅自提前招生,不准利用招生违规收费,不准擅自在学校招生计划外招生。不得拒收已经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分配的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不得收取借读费。未经省教育厅批准,任何学校不得以特长生或实验班的名义招收学生。就近分配入学后,自行选择到其他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初中毕业时参加普通高中招生,不享受分配生待遇。

    市教育局要求,惠济区、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等五区要根据郑州市小学升初中入学工作意见,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切实制定好小升初相对就近分配方案和实施细则,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5月22日,2012年郑州市中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召开。郑州市召开2012年<a郑州中招工作会议,面向社会公布了市区2012年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招生政策,有小学毕业生的家长请仔细看看。 src="http://www.2exam.com/zhongkao/UploadFiles_1401/201205/2012052218045567.jpg" width=500 onload=resizepic(this) height=375>

    (本网讯 记者 孙宏伟)5月22日,郑州市召开2012年郑州中招工作会议,面向社会公布了市区2012年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招生政策,有小学毕业生的家长请仔细看看。

    据介绍,2012年郑州市区小学毕业生38555人,比去年增加3408人,市区参与就近分配的小学毕业生预计有45305人。市区初中招生下达计划630个班,公办学校比去年增加70个班。

   【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有关政策】

    今年,郑州市区小升初招生继续坚持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 以小学毕业生家庭真实住址所在社区居委会为基本单位,相对就近升入初中。小学毕业生家庭住址的审定工作以小学和区中招办为主。审查确定小学毕业生家庭真实住址,要坚持小学毕业生随父母生活的原则,父母不在市区工作的随监护人。家庭住址不在毕业学校所在区的毕业生,回家庭住址所在区参加就近分配。凡跨区参加就近入学者,毕业学校所在区和接收区的中招办要认真审查其家庭住址。

    家庭住址审查得过“五关”

    就近入学,审查小学毕业生的家庭地址是关键。为让孩子划到好学校,有些家长将户口提前转入热点学校片区,而事实上,小升初家庭住址认定需要过5道关:

    1、毕业生本人或家长按要求如实详细填写《2012年郑州市市区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并由家长签名。

    2、班主任审查。毕业生所在班的班主任审查证件(户口簿、父母身份证、义务教育证书、房屋所有权证等),同时深入毕业生家庭调查。审查结果向全体毕业生及家长张榜公布。

    3、学校核查。由毕业小学组织核查小组,按社区居委会,深入毕业生家庭进行核查。核查结果要向全体毕业生及家长张榜公布。

    4、区中招办复查。区中招办组织的复查小组对小学核查的结果进行复查。区中招办重点做好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初中和城乡结合部初中学校周边办事处所辖社区居委会内小学毕业生的家庭住址的复查工作。

    5、市中招办抽查。市中招办对上述工作进行抽查,尤其做好传统热点地区内小学毕业生的家庭住址的抽查工作。

    【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入学】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时,须持户籍所在地的户口薄、父母身份证、郑州市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此劳动合同文本必须是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以及户口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户口所在地乡(镇)应该就读的学校准予在郑就读的证明,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中招办报名,经区中招办审查同意,分配到相关初中就读。居住地所在区与务工单位所在区不一致的,在居住地所在区入学。

    【选择郑州外国语中学入学】

    郑州外国语中学是所特殊性质的学校,根据河南省教育厅要求,郑州外国语中学的推荐生入学制度,实行各区小学推荐、区中招办审核、市中招办审批的办法。面向中原区接收2个班,面向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惠济区、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接收4个班,其余的入学计划就近分配(不含郑州教育艺术团外国语中学管弦乐分团特长生)。

    中原区和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惠济区及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推荐生的名额,由各区中招办按1:1的比例,将推荐生名额分配到各小学。各小学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将综合素质高、外语能力突出的学生确定为推荐对象。推荐工作要做到推荐名额公开、推荐条件公开、推荐办法公开、推荐结果公开,接受学生和家长监督。

    【选择市区民办学校的毕业生入学】

    市区民办学校的入学工作在市中招办的领导和管理下统一进行。市中招办负责审查批准其入学方案,监督其对市教育局下达的入学计划的执行。各区教体局和各小学不向民办学校推荐学生,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民办学校可在就近分配之前接收毕业生入学,但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

  【有关照顾对象入学】

  在不违背相对就近入学原则的前提下,对少数民族小学毕业生入郑州回民中学予以适当照顾;对驻郑部队现役军人子女予以适当照顾;对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派出的艾滋病防治帮扶工作队队员的子女予以适当照顾。

    【一律不准招收“择校生”】

    按照政策,各初中学校一律不准接收“择校生”,不准以考试或测试方式选拔录取学生。不准擅自提前招生,不准利用招生违规收费,不准擅自在学校招生计划外招生。不得拒收已经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分配的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不得收取借读费。未经省教育厅批准,任何学校不得以特长生或实验班的名义招收学生。就近分配入学后,自行选择到其他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初中毕业时参加普通高中招生,不享受分配生待遇。

    市教育局要求,惠济区、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等五区要根据郑州市小学升初中入学工作意见,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切实制定好小升初相对就近分配方案和实施细则,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热门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最近更新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