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②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③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④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⑤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
A.④②①⑤③ B.②①⑤③④
C.①③⑤④② D.②④⑤③①
7.克拉库耶伐次战争中被残杀的人留下的片纸只字,表达了他们赤裸裸的爱和心愿。下列各句在停顿上没能准确表达出他们心愿的一组是( )
A.送点果酱来/爸爸/去找校长/假如有用/送点东西给我们吃吧
B.永别了/美莎/我今天死了/再见/我最最亲爱的/我最后一刻想到的是你/我的儿子没有/爸爸也要快乐/再见
C.亲爱的/请照顾孩子们/永远不要离开他们/再见
D.永别了/我所有的亲人/我最最亲爱的/我就要死了/虽然我无罪
8.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这首以“秋思”为题的《渔家傲》是范仲淹在镇守西北边疆时的感怀之作,“渔家傲”是词牌名。
B.词的上片重在描写塞下秋景,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首先点明地点和时间,并以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边塞秋景与中原之不同。
C.词的下片集中抒发边塞将士的愁思,反映出思乡与卫国的矛盾心理。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以互文的形式,含蓄地表达了对朝廷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D.全词意境悲凉,与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起为宋词婉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9.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黄梅时节农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0.根据语境,下面的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
A.校长对专家说:“请您来作报告,想来您会觉得荣幸的。”
B.老刘庆祝生日,对好友说:“明天是我的生日,特邀请你来贵府一叙,你不会拒绝吧。”
C.出差在外的武谨之给同学会组委会短信留言道:“由于工作的原因,不能参加这次三十周年同学聚会,我深感遗憾。”
D.“禁酒令”后,一位妻子劝嗜酒成性又要开车的丈夫道“你有高血压,如因喝酒出现状况,我不会管你。”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1-1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说“华表”
张羽新
①当你第一次来到北京的时候,一定会到天安门前去游览一番,尽情欣赏那古老宫殿与现代化建筑交相辉映的壮丽风光。也许,你会对天安门前那一对用汉白玉雕刻的华表产生兴趣吧。你看,它那挺拔笔直的柱身上雕刻着精美的蟠龙流云纹饰;柱的上部横插着一块云形长石片,一头大、一头小,远远望去,似柱身直插云间。真给人以美的享受啊。华表已经成为中华的标志。不是吗?那些用“中华”作为商品牌号的,哪一个不是用华表作商标?
②深受人们喜爱的华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相传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那时人们在交通要道竖立木柱,作为识别道路的标志,因此叫它“华表木”或“桓表”。表者,标也,就是标示道路的木柱,相当于现在的“指路牌”;另外,也让人们在木柱上刻写意见,因此又叫“诽谤木”。诽谤这个词在古代是议论是非、指责过失的意思,即现代的提意见,并不是指造谣污蔑、恶意中伤。所以“诽谤木”类似现在的“意见箱”。
③远古时代的“诽谤木”是个什么样子呢?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载:“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注1〕,大路交衢〔注2〕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今天,天安门前的华表仍然保持了“以横木交柱头”、“形似桔槔”的基本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