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四川中考 - 德阳中考 - 正文
德阳2011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1-9-8 9:52:57 【字体:小 大】

 

④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的确立,广大人民群众议论政治是非的权利也被剥夺了,“诽谤木”上,“谏言”被作为皇权象征的云龙纹所代替。它被置于皇宫或帝王陵寝的前面,作为皇家建筑的一种特殊标志。它作为道路标志的职能,也大大退化了,偶尔设于桥梁之头,城垣之外,作为标志,但大都在京城,一般地方就很难见到了。
  ⑤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 ,就会发现,天安门前的一对华表,每个柱头上都有一个蹲兽,头向宫外;天安门后面还有一对华表,上面的蹲兽是头朝宫内。据北京古老传说:华表柱头上的蹲兽,名叫犼〔注3〕,性好望。头向内是希望帝王不要沉湎于纸醉金迷的宫廷生活,它好像在对帝王说,经常出来看看你的臣民吧,因而名叫“望帝出”;头向外,是希望帝王不要耽恋山水,废弃政务,它好像在对出游的皇帝说,快些回来治理朝政吧,因而名叫“望帝归”。当然,这只是古人对君王的一种虚幻的期望。我们在观赏这精心雕琢的艺术珍品时,这类传说不是正可增加游人的兴味吗?
  注释:
  〔1〕桔槔(jiégāo)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在井旁树上或架子上挂一杠杆,一端系水桶,一端坠大石块,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
  〔2〕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3〕犼(hǒu):古书上说的一种吃人的野兽,形状像狗。
  11.对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它(华表)那挺拔笔直的柱身上雕刻着精美的蟠龙流云纹饰。(摹状貌)
  B.诽谤这个词在古代是议论是非、指责过失的意思,即现代的提意见。(下定义)
  C.表者,标也,就是标示道路的木柱,相当于现在的“指路牌”。(分类别)
  D.今天,天安门前的华表仍然保持了“以横木交柱头”、“形似桔槔”的基本形制。(引用)
  12.根据原文,下面有关“华表”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深受人们喜爱的华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B.柱头上的蹲兽,其朝向是对帝王纸醉金迷生活的讽刺。
  C.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华表曾经是皇权的象征。
  D.华表曾被称作“诽谤木”,相当于现在的意见箱。
  13.下面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介绍了华表的来历。
  B.第③段介绍了华表的形制。
  C.第④段主要介绍了华表的应用场所。
  D.第⑤段介绍了华表原名和艺术价值。
  1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偶尔设于桥梁之头,城垣之外,作为标志,但大都在京城,一般地方就很难见到了。(很难:绝对见不到。)
  B.“大路交衢悉施焉。”(悉:绝大多数。)
  C.也许,你会对天安门前那一对用汉白玉雕刻的华表产生兴趣吧。(也许:可能。)
  D.深受人们喜爱的华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相传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相传:根据传说,且经科学考证。)
  15.下面不属于天安门华表构造的必要元素是(   )
  A.云形横木        B.笔直的柱身
  C.蟠龙流云纹饰      D.柱头上的蹲兽

第Ⅱ卷(90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
  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
  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
  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
  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
  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
  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
  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
  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
  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
  中国的脊梁。

将这篇文章一键分享到: Qzone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网易微博分享 分享到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QQ书签 Google书签 Del.icio.us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