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安徽中考 - 合肥中考 - 正文

合肥市第九中学2012年招收高中特长生实施方案

来源:2exam.com 2012-5-16 10:55:27

2012年合肥市第九中学招收高中特长生实施方案根据合肥市教育局《2012年合肥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合教〔2012〕118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一、招生原则

1、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2、考生自愿原则。

3、择优录取原则。

4、分校录取的原则。

二、招生项目及人数

体育类:乒乓球6人,射击3人。

科技类:电脑机器人6人。

三、招生条件

体育类:在初中阶段获省或市教育、体育主管部门主办的上述单项竞赛个人项目省级前六名、市级前三名。

科技类(电脑机器人):在初中阶段获“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全国三等奖及以上、省级一等奖或市级一等奖(须为国家、省或市教育主管部门或科协主办,且须提供获奖证书)。

四、特长生资格

1、2012年合肥市区应届初中毕业生;

2、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普通高中录取要求;

3、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不低于市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分数线上50分(包括50分)。

五、招生程序

(一)发布招生信息

我校招收特长生实施办法经市教育局考试院审核备案后,将于5月15前日在我校校园网(www.hfjz.com)上公布。

(二)学生自愿报名

1、报名时间:5月 16日-18日。

2、报名程序:

①报名地点:具备我校特长生招生条件的考生应按规定时间到我校教务处报名;

②提供材料:单项竞赛个人项目获奖证书原件、复印件、初中毕业学校证明和中考理化实验准考证(或中考体育准考证);

③填写报名表(需带2寸免冠照片一张)。

(三)学校考核

1、资格和条件审核:我校审核报考考生提供的获奖证书等材料,符合报考资格和条件的,学校将通过电话通知考生,并在本校校园栏和校园网公示3个工作日。5月20日前将名单报送市教育考试院备案。

2、面试和专业考核:

①5月27日上午9:30,对乒乓球类考生进行面试和专业考核,考核内容为考生对抗赛、考核教师与考生对抗赛。比赛地点在校乒乓球室。

②5月27日上午9:30,对“电脑机器人”类考生进行面试和专业考核,考核地点在我校实验楼。

③拟于5月27日下午2:30,对射击类考生进行面试和专业考核,考核内容和地点,我校将根据符合报名条件和资格的考生的射击项目另行确定(由学校提前通知)。

3、根据考核成绩按照本校特长生招生计划数1:1.2的比例确定入围名单。

(四)入围公示

5月30日,我校将特长生入围考生的姓名、准考证号、性别、毕业学校、入围条件等基本信息,在本校以及考生所属初中毕业学校校园网、校园栏进行公示时间3个工作日。6月3日,我校将公示无异议的特长生入围名单上报市教育考试院。

(五)志愿填报

凡取得特长生报考资格的考生,均须填报提前批次志愿。凡具备报考资格而不填报提前批次志愿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具备多种报考资格的考生,只能填报一个提前批次志愿,不得兼报,否则视为无效。

(六)录取

按照我校2012年特长生招收计划数,根据考生志愿按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未完成计划调整为我校统招计划。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合肥九中高中特长生招生工作小组,严格按照招生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2、特长生的报名、考核面试和录取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我校将在规定的范围和项目内招收特长生。

3、我校将严格审查特长生资格,确保特长生质量。凡在特长生招生工作中因资格审查不严、或弄虚作假、冒名顶替造成误录取以及擅自突破招生范围和计划的,一经查实,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为了保证招生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我校自觉接受社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监督电话: 3505156(市教育局监察室)、3505125(市教育局基教处)、2817341(考试院)。

咨询电话:2612482  2645682   2675343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最近更新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