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一个年轻人带着自己创作的第一篇小说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讨教。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这位作家频频点头微笑。年轻人心中窃喜,待作家看完最后一章,便迫不及待地问道:“老师您点头微笑,是在肯定我这篇作品吗?”作家望着年轻人,意味深长地说:“我有碰到熟人就点头微笑的习惯,在阁下的大作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所以我不得不一一致意了。”这位作家的回答可谓幽默风趣,其言外之意是: 。(3分)
7.名著阅读。(4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以上是思想家 在《谈读书》中写的一句话,他被马克思称为“ 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有句名言为千万个中国人所熟知,那就是:“ 。”
以上摘 录的文字告诉我们: 。
8.综合实践。(6分)
(1)生活处处有语文。在语文课堂上学语文当然是最主要的,但是我们也不要忽视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请根据下列题目中的提示性文字,拟写广告语、主题词。要求符合对象特征,语言富有美感,字数不超过20个字,任选其中两小题完成。(4分)
①为家乡黄石在中央电视台的宣传广告撰写广告词:
②为省城武汉的辛亥革命百年庆典书写主题词:
③为特区深圳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拟写主题词:
(2)又到了红榴争艳,栀子送香的季节,假如你们的语文老师建议你们将初中阶段所写的作文收集起来,编辑成册,使之成为永久的纪念,那么现在就请你为你的文集取一个名字,并说说你这样命名的理由。(2分)
集子名称:
命名理由: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0分)
(一)默写填空。(6分)
9.我国古代文人常用各种寄托来怡情遣怀:有的观鸟赏花,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所写“ ,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有的探山访水,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写“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有的登高望远,如杜甫在《望岳》中所写“,决眦入归鸟”;有的弄弦读经,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写“,”。
(二 )比较阅读。(14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材料,完成10-13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安石《伤仲永》)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 )(2分)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乡为身死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或以钱币乞之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睢不辱使命》)
色愈恭,礼愈至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